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第3课时)个案设计个性化修改教学设计第3课时复习导入(复习公转的相关知识)讲授新课教师演示再次演示“二分二至”,并拓展引申让学生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和两极阳光照射情况(说明:上图主要是让学生明白由于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23.5°N~23.5°S之间来回移动,从而理解回归线的物理意义和热带的命名原则,进而导出五带的划分。)三、五带的划分(板书)活动1读课本的“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下列内容:1.五带划分的标准: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2.画出五带示意图,说出五带的名称?个案设计个性化修改3.说出五带划分的界线名称?4.讨论五带中,哪个带占的面积最大?哪个带最小?5.哪个温度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哪个温度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哪个温度带四季变化明显?6.我国大部分位于哪个温度带?还有一小部分位于哪个带?7.说出各带的突出特点?讨论后学生分组回答,老师补充相关内容。活动2分组讨论(以涪陵为例):1、北京一年中哪个月气温最高?哪个月气温最低?一年四季每个季节各几个月?(气温最高7月,开始放暑假;气温最低1月,开始放寒假;每个季节3个月)2、你知道24节气吗?7月应该是哪两个节气?1月是哪两个节气吗?(7月小署和大署,最热;1月是小寒和大寒,最冷)3、北半球各季节各是哪三个月?(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说明:冬季不能写成1、2、12月有)(教师小结)(反馈)完成课本提供的活动的内容。板书设计三、五带的划分1.五带划分的标准2五带的名称个案设计个性化修改课后反思(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