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动量守恒定律从容说课本节讲述动量守恒定律,它既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动量、冲量和动量定理之后,以动量定理为基础,研究有相互作用的系统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等于零时所遵循的规律.它是动量定理的深化和延伸,且由于它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对综合处理物理问题是很重要的.据教材的地位及特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位如下:1.能从实验中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成立的条件,并能结合动量定理,从理论上证明定律的内容和条件.2.能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判定具体问题中动量是否守恒,能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并能用之对实际问题进行计算.3.学习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现象,并总结出物理规律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于对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的理解.本节课的难点定位于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包括动量的矢量性、同时性、相对性的理解及其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本节课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通过实验体会、总结.教师要适当点拨,指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能真正学会动量守恒定律.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如下:复习导入→演示实验→实验结论→总结规律→理论推导,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小结.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2.能用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3.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二、能力目标1.能结合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培养大家的逻辑推理能力.2.学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锻炼同学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推理方法;2.了解自然科学规律发展的深远意义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表达式、适用范围和守恒条件.教学难点正确判断系统在所研究的过程中动量是否守恒.教学方法实验法、推理归纳法、问题解决法、讨论法、分层教学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CAI课件,两个质量相等的小车,细线、弹簧、砝码、气垫导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投影本节学习目标和学法指导]专心爱心用心1(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叫系统,什么是系统的内力,什么是系统的外力.2.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知道得出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的条件.3.能通过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球发生碰撞.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4.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5.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只限于一维的运动).(二)学法指导本节课同学们可通过实验探究、理论推导,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来学习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其真正的含意.[学习目标完成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学生采用接力的方式,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动量定理.[投影出示]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1.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通常是一个物体.2.动量定理的内容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变化.3.表达式I合=12ppp4.应用要点:①清楚物体受力.②抓住始末状态.[引入][播放录像片断]①人在船上向前走,船会后退②站在溜冰场上的两运动员.互推后都向后运动.③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向后退.[学生探究]上述现象有什么共性?在上述现象中的两物体间存在相互作用,并且它们的动量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引入]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在发生上述现象的过程中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动量守恒定律.二、新课教学(一)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CAI课件展示实验装置]在气垫导轨上放有两滑块,中间有一压缩的弹簧,用细线拴住两滑块(如图示):当烧断线后两滑块向相反方向滑开.基础知识学生观看演示实验后,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专心爱心用心22.两滑块为什么会向相反方向弹开?3.滑块弹开后各做什么运动?如何判断?4.如何确定两滑块的动量?需从实验中测定哪些物理量?学生观察实验后得出结论:1.从实验中可以看到,线烧断后,两滑块不再保持它们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要向相反的方向滑开.2.两滑块滑开的原因是由于在两块间存在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