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七年级上长春版语文期中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5分)(一)基础知识。(5分)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1)倜傥(2)威吓()(3)奢侈()(4)酣然入梦()2.文学常识填空。(3分)(1)《孩童之道》的作者泰戈尔是(国籍)诗人。(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作者。(二)名句积累与运用。(每句1分,共10分)3.海内存知己,。4.,闻道龙标过五溪。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6.,。沙场秋点兵。7.人们常引用李煜《相见欢》中“,”两句,来形容内心纷乱的情感或无法理出的头绪。8.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有一诗中,用反衬的手法表现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的句子是,。二、阅读题(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论语》八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9.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家。(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思而不学则殆()(2)是知也()11.学习能使人心情愉悦。在第一则语录中,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12.“吾日三省乎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你谈谈这么做的好处。(2分)13.《论语》八则中的每一则都蕴含深意,相信在老师的引导下,你一定有所领悟。请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将下联补充完整。(3分)上联:学思结合益处颇丰;下联:受益匪浅。(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呆役用心爱心专心1呆役解①罪僧赴府,临行恐忘记事物,细加查点,又自己编成两句曰:“包裹雨伞枷②,文书和尚我。”途中步步熟记此二句。僧知其呆,用酒灌醉,剃其发以枷套之,潜逃而去。役酒醒曰:“且待我查一查看,包裹雨伞有。”摸颈上曰:“枷有。文书,有。”忽惊曰:“哎呀,和尚不见了!”顷之③,摸自光头曰:“喜得和尚还在,我却不见了。”(选自《传家宝》)【注释】①解:押解。②枷:旧时一种套在脖子上的刑具。③顷之:不久。14.文中“呆役解罪僧赴府”中“赴”的意思是。(1分)15.呆役的行为令人捧腹,文中是通过哪些情节来表现役之呆的?用自己的话写出其中两点。(2分)16.从呆役酒醒后的一惊一喜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二)现代文阅读(25分)捡拾一地暖那个时候我还小,家还在农村,我家是村西的第二户,第一户是几年前从唐山搬过来的一家。那户人家很穷,虽然当时每一家都不富裕,可他家里,更是一贫如洗,只有一个人的口粮地,产的粮食甚至不够一家人填饱肚子。秋天的时候,家家户户从田地里用马车往回运粮食,他家就更显落寂。每当有马车从门前的土路上经过,他家的两个孩子都会眼巴巴地望着。车过后,他们便冲到路上,去捡那些从车上掉下来的玉米棒谷穗什么的。整个秋天,他们捡的粮食数目也是极为可观,甚至够他们一家维持大半年的。这让我们很是眼红,于是也想着在车经过去时去路上捡,却被大人们严厉制止。便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可以捡,我们却不行。有一次,帮叔叔家收地,拉了一车的玉米棒回村里。我和叔叔坐在马车上,身下是金黄的玉米棒子。从村西刚一进村,路过那户人家门前时,叔叔故意用脚把一些玉米棒子瞪下车去。我问:“你这是干嘛?”叔叔不让我回头看,说:“他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又不好直接给他们,只好这样做。你没发现吗?咱村里的人家,田地在村西的,往回拉粮食时,都会在他家门前故意掉落下一些!”多年以后,在一个城市当邮递员,常去十公里外很偏僻的一个军营去送信件。由于熟悉,所以每周要去的时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