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点探究栏目导航课前导学走近高考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类别内涵传递形式实例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湿度、温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物理过程萤火虫的闪光;植物五颜六色的花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自身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信息素动物的性外激素;狗利用其小便记路基础梳理行为信息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通过其特殊行为特征传递的信息动物的异常表现及行为蜜蜂的舞蹈;鸟类的求偶炫耀2.信息传递的作用及应用作用或应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个体水平: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种群水平: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产品或者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原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调节机制(调节基础):(负)反馈调节。【思维激活】两种稳定性一定呈负相关吗?提示:不一定,如冻土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知识导图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问题引领:(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何特点?(2)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之间有什么关系?1.信息传递的模型及解读探究点一要点探究(1)范围(2)来源:物理信息既可来自生物,也可来自无机环境;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来自于生物。(3)方向: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4)过程阻碍其中的任一环节均不能实现信息的传递。2.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比较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循环运动,反复利用往往是双向的范围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圈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多种地位生态系统的动力生态系统的基础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联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共同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对信息传递类型的辨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因传播途径的不同而不同。如孔雀开屏是通过行为传递给对方的,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2)鸟类或其他动物报警,若通过声音(如叫声)则属于物理信息,若通过特殊的动作(突然飞起)则属于行为信息。(3)声音、颜色、形状、磁力、温度、湿度、光、重力等信息为物理信息。(4)若涉及化学物质——挥发性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例1】(2011无锡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杀灭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物理信息的合理使用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思维导引:解析: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A项正确。信息传递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但不能直接杀灭有害动物,故B项错。要提高麻皮产量应促进其营养生长而抑制其生殖生长,延长光照时间不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因此有利于提高产量,C项正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它们共同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联成一个统一整体,D项正确。答案: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引领:(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之间有何关系?1.稳定性表现(1)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一般相关种群数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可用如图曲线表示:(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的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探究点二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区别实质保持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恢复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影响因素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一般,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则越容易恢复,与自身调节能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