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沉积岩与沉积相》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沉积岩2、机械沉积分异作用3、杂基4.胶结物5.层理6.压实作用7、叠层石8、相律9、浪基面10、成岩作用11、沉积相12、河流的“二元结构”二、简答题1、简述三级分类命名原则。2、白云石有哪些成因机理?3、简述典型浊积岩的垂向序列(鲍玛序列)特征。4.简述教材中推荐的砂岩分类方法。5.何谓冲积扇?简述冲积扇的沉积类型及其亚相划分。6、简单描述5种不同类型的沉积构造。7、简要评述福克的石灰岩分类方案。8、简单描述3种不同类型的层理构造。9、简述准同生白云石的形成机理。三、论述题1、试述教材中推荐的砂岩分类方法。2.试述陆源碎屑岩各组成部分的特征及沉积学意义。3、试从发育位置、形成条件和沉积特征等方面比较述海底扇、扇三角洲、三角洲和冲积扇的异同4、试述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在成因、结构组分和构造等方面的异同。2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沉积岩沉积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一,是它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2.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碎屑物质在搬运、沉积过程中按粒度大小、密度、形状以及矿物成分等物理性质进行分异并依一定顺序分别集中的沉积现象。3.杂基杂基是碎屑岩中与粗碎屑一起沉积下来的细粒填隙组分,其粒级一般以泥为主,可包括一些细粉砂。4.胶结物是沉积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5.层理层理是岩石性质沿垂向变化的一种层状构造,它可以通过矿物成分。结构、颜色的突变或渐变而显现出来。6.压实作用压实作用是指沉积物沉积后在其上覆水层或沉积层的重荷下,或在构造形变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体积缩小的作用。.叠层石主要是由蓝绿藻的生长活动所形成的亮暗基本层在垂向上有规律交替的一类构造。暗层:富藻纹层,富有机质;亮层:富碳酸盐矿物层,富碳酸盐碎屑。•相律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并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出现而没有间断。.浪基面又称波浪基准面、波基面或浪底,是指相当于波长的水深界面。波基面以下湖水不受波浪的干扰,是静水环境。成岩作用广义的成岩作用是指从沉积物到沉积岩,以及在沉积岩形成以后再到它遭受风化作用或变质作用即到其被破坏或发生质的变化以前,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或作用,是沉积岩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阶段。3沉积相沉积环境和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综合)。河流的“二元结构”河流沉积的下段是由河床亚相的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组成,是由于河道迁移而引起的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的底层沉积。上段由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组成,属泛滥平原沉积,主要是大量细粒悬浮物质在洪泛期垂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剖面的顶层沉积。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二、简答题1.简述三级分类命名原则并对下列岩石命名。(1)原则是一种最重要的岩石粒度分类命名原则:以含量大于或等于50%的粒级定岩石的主名,即基本名;含量介于50~25%的粒级以形容词“**质”的形式写在基本名的前面;含量25~10%的粒级作次要形容词,以“含**”的形式写在最前面;含量少于10%的粒级一般不反映在岩石的名称中。(2)具体岩石命名含粉砂细砂质中砂岩。2.白云石有哪些成因机理?白云石的主要成因机理有原生沉淀作用、毛细管浓缩白云化作用(蒸发泵作用)、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混合白云化作用、淡水白云岩、调整白云化作用和生物作用等。3.简述典型浊积岩的垂向序列(鲍玛序列)特征。一个完整的鲍玛序列是由六个段组成,自下而上出现的顺序如下。A段一底部递变层段:主要由砂组成,底部含砾石。一般具有正向递变层理,底面上有冲刷一充填构造及印模构造,A段厚度较大。B段一下平行纹层段:与A段粒级递变过渡,一般由中、细砂组成,具平行层理。C段一流水波纹层段:以粉砂为主,有细砂和泥质。具有小型流水成因的砂纹层理及变形层理,厚度一般较薄。D段一上水平纹层段:由泥质粉砂和粉砂质泥组成,具水平纹层。E段一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