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微生物工程试验报告VIP免费

微生物工程试验报告_第1页
1/16
微生物工程试验报告_第2页
2/16
微生物工程试验报告_第3页
3/16
2中国海洋大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一、目的要求1.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和方法,掌握其配制过程。2.了解几种灭菌方法,掌握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3.熟悉菌种分离筛选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操作方法。4.每2人一组,每人一份实验报告。二、实验材料1、药品:酵母粉、蛋白胨、氯化钠、琼脂、葡萄糖、KNO3、MgSO4?7H2O、FeSO4?7H2O、1NHCl、1NNaOH。2、设备:高压蒸汽灭菌锅、紫外线灭菌灯、75%酒精棉。3、材料:天平、药匙、电炉、pH试纸、烧杯、量筒、5mL、10mL注射器、玻璃棒、试管、培养基、吸管、牛皮纸、线绳、标签等。移液器(1mL0.2mL)。三、实验内容(一)培养基的配制1、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步骤1)称量:按照配方正确称取所需药品放于烧杯中。2)溶化:在烧杯中加入所需水量,玻棒搅匀,加热溶解。3)调pH值:用1NNaOH或1NHCl调pH,用pH试纸对照。4)加琼脂溶化:加热过程要不断搅拌,可适当补水。5)分装:注意不要污染试管塞或纱布。6)包扎成捆:用记号笔注明何种培养基。7)灭菌:在高压锅中,115C高温灭菌30min。2、培养基的配制A.富集培养基(液体):海水2216E液体培养基(g/L):蛋白胨5.0,酵母粉1.0,海水1L,pH8.0。3取50mL分装250mL三角瓶后,8层纱布封口,外包1层牛皮纸,121C高温灭菌20min。B.2216E斜面(固体):海水2216E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的琼脂粉,加热溶化琼脂,每支试管内加入3mL,121C高温灭菌20min,灭菌后摆斜面。2支/小组,共65组,130支。(15×150规格,带试管帽)300mL。C.无菌生理盐水和保种液:生理盐水:NaCl0.85%蒸馏水配制。每支试管加入5mL,盖上试管帽、包扎、121C高温灭菌20min。保种液:生理盐水,加25%甘油。D.碳源优化培养基:以海水2216E液体培养基(蛋白胨0.5%,酵母粉0.1%,磷酸铁0.01%,人工海水,pH7.6)为基础,碳源分别是:葡萄糖、蔗糖、甘油、柠檬酸钠、乳糖,每种碳源的添加量为1%。优化实验中每小组做1种碳源,即5个小组完成一个碳源优化实验。每种碳源配12瓶(50mL/个三角瓶,共600mL。8层纱布封口,外包1层牛皮纸,灭菌。)(二)分离培养微生物常用器皿的准备1、清洗一些玻璃仪仪器:如三角烧瓶、试管、培养皿等。2、制作8层纱布(108个),酒精棉(2瓶)。3、Tip头(0.2,1ml,分装枪头盒,牛皮纸包好,灭菌);保种管(6支/包,共12包)药勺(1把/包,共12包,包好,灭菌)长竹签(6支/包,共12包,包好,灭菌)4、卫生(308实验室超净台,实验台面)(三)培养基和玻璃器皿的灭菌方法1、加压蒸汽灭菌法。其步骤如下:1)灭菌锅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将用防水纸包扎好的物品放入其中。2)接通电源,进行加热。43)排除高压锅内的冷空气,可将排气阀打开,待排出冷空气后关闭排气阀;或关闭排气阀,待压力上升到0.5kg/cm2时再打开排气阀,待压力回复到将近零时,再关闭排气阀。4)当压力达15bl/in2(即1.05kg/cm2)时,此时灭菌锅内的温度为121℃,维持30min。对热不稳定的培养基如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等物时,应适当降低压力,延长时间。5)灭菌时间一到,切断电源。待压力降至零时,才能打开排气阀,然后打开灭菌锅盖,取出物品。2、紫外线灭菌一般使用30W灯管,9m3空间,距地面2m,打开紫外灯照射0.5h,可使室内空气灭菌。若照射紫外线时先喷洒石炭酸等化学消毒剂,可增强灭菌效果。紫外线虽有较强的杀菌力,但穿透力弱,即使一薄层玻璃或水层就能将大部分紫外线滤除,因此上适用于空气表面杀菌。3、化学药剂消毒灭菌微生物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杀菌剂有酒精、甲醛、高锰酸钾、石炭酸、漂白粉、新洁尔灭、来苏尔、过氧乙酸等,它们有的是杀菌剂,有的是抑制剂。四、思考题1、固体培养基加琼脂后加热溶化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答:固体培养基加琼脂后加热溶化时应该注意一下问题:1)在加热融化时要注意温度。因为琼脂是由从石花菜中提取的胶体多糖制成,它在98℃水中能溶解,温度降至45℃时就凝成固体。所以温度太低时会使琼脂凝成固体,太高又会使其糊化;2)受热要均匀,可以垫上石棉网,在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缓慢搅拌,防止糊底或者是溢出,加热溶化后要注意补充所失水分;3)加热完毕后,需在合适的温度(60℃左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微生物工程试验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