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低碳环保体会心得VIP免费

低碳环保体会心得_第1页
1/4
低碳环保体会心得_第2页
2/4
低碳环保体会心得_第3页
3/4
低碳环保心得体会低碳环保现在人们常说做什么事都要低碳环保,但大部分人很少知道低碳环保真正含义,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低碳环保真谛。低碳环保就是指生活作息是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曾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少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现在低碳环保已经越来越普遍。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不必要的能量节省下来,曾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也成为人们对推进潮流的新方式。对于低碳生活每个人态度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这样做很有趣也很有意义,但有些人认为这样做很麻烦或者说没必要,而我认为低碳生活不止对我们有益,还会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首先如果我们不低碳环保的话,会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导致温室效应,还有南北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甚至会演化成海水淹没我们的沿XX县区等等。当然目前全球也很重视这个问题,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比如说1977年的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刚开始第一任期就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理由是议定书对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2007年3月,欧盟各成员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单方面承诺到2020年将欧盟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2012年之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即所谓“后京都”问题是在内罗毕举行的《京都议定书》第2次缔约方会议上主要议题。2007年12月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路线图”为2009年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第1页共4页体的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规定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一、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买卖的“排放交易”,即难以完成消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二、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三、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四、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的方式。我国也非常重视低碳环保这问题,例如: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两天时间里先后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他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一共说了4回“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他还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这也是对全国人民发出了号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胡锦涛主席并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减缓气候变化。同月,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第2页共4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2008年1月,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低碳环保体会心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