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市第二十八中学校本培训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教师法》、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按照《学校“十一·五”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从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以“教—研—修”三位一体为自培模式,开展以破解来自教育教学实践的问题与观点为目的的理论学习,专题研究,行为教育相结合的研修活动。在保证应培对象全面完成市、县培训内容的同时,开展校本自培,使学校成为实践性培训的基地。二、校本培训的对象与内容1、校本培训的对象为本单位在岗教师。2、培训内容:⑴师德修养以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守则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对教师进行“树根立魂”,爱岗敬业、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和谐教育”理念指导下,塑造教师的师德品性和人格形态特征并形成机制。重视多元化背景下的教师文化自主建设,从自身的人文素养、人格铸造、文化整合、行为优化做起,真正树立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标形象。⑵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充分重视并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根据二期课改要求,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实行以课前说课为核心的“说辨式”集体备课改革模式,形成“课前说课——课上跟踪——课后析课”的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管理模式,关注教研的“本意性”研究目的,以不同的角度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将开展校际交流、教学观摩课,教学示范课,教学大比武活动,为教师搭建发展舞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开展“微型课堂”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一学年中各教研组要全力打造几堂精品课,在课的反复重构中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⑶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根据二期课改理念和推进素质教要求,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为出发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选择课题,进行专题研究。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师素质的“孵化器”。当今社会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教师要适应这种要求和希望,就需要新的知识的能力,尤其是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的关键任务是解决学校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致力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将课题研究定位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重点解决实际问题”,围绕学校龙头课题真正把教学中的热点、难点化为科研课题去研究,力求体现“以校为本,以过程为本,以质效为本”。建立了青年教师科研成长计划和学校课题研究系统,制定了鼓励教师参与教科研,开展课题研究的考核制度,形成了级级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局面。(4)校级骨干教师培养“十一·五”期间努力培养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校级骨干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将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着力培养校级骨干教师。培养校级骨干教师12~15名,市级骨干教师15~25名,市学科带头人1~2名。(5)青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根据学校青年教师比例大幅增加的实际情况,努力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任务艰巨而意义重大。使青年教师较快成长,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以实现学校十一·五规划中对新教师三年站稳讲台,五年基本成熟,八年有所建树的目标。重点培养有潜质的青年教师,使他们早日成为学校教学的栋梁。(6)班主任培养学校对班主任培养工作重点是对0~5年的青年班主任教师的培训。我们将采取以老带新,组织总结交流,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事迹,举办报告会、暑期集中培训等形式,尽快提高0~5年班主任老师的管理能力和工作能力。(7)校本课程开发及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可以亲自参与到课程编制的整个过程,这无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方面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加以深化和完善,另一方面调动学校有经验的教师加快建设学校教学资源库。3、培训形式(1)注重读书自学,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提升)(2)举行专题讲座,开展主题研讨。(教学论坛)(3)围绕主题研究,组织教学观摩。(同课同构)(4)围绕科研课题,加强论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