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观念的十种表现》曹占东一、唯才是举的人才观1、教育的根本宗旨和基本功能就是培养人才。2、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是人才。3、人是有个性的,具备优良个性品质的人是人才。4、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多门类的,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特点。5、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成长都充满信心,相信每个学生只要经过精心的培养,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二、全面发展的目的观1、要面向全体学生。2、要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3、要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坚持“培养人,提高人,完善人”的教育宗旨。三、灵活务实的过程观1、强调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题创造。倡导“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共同成长。”的教育理想:共享智慧、共享经验、共享成功、共享生命。2、全面充分地挖掘教育过程之美。走向规范化与科学性,科学化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四、与时俱进的课程观1、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2、及时更新教材中陈旧、落后甚至错误的内容。3、及时反映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新水平,适当引进时代的“活水”。4、积极参与努力促进新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的现代化。5、要注意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的渗透、融合。五、授之以渔的教学观1、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实现“学会”到“会学”的转变。2、重视教法研究,更要重视学法研究,围绕学法研究教法。3、以育人为本,为学生未来而教,为学生的幸福人生而教。不断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六、尊生重教,勇于创新的教师观1、教师必须是具有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献身精神和尊重科学、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的人。2、教师必须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人。3、教师必须是知识渊博并不断追求新知的人。4、教师必须是善于面向未来,具有预见性和洞察力,能为学生的幸福人生而努力工作的人。5、教师必须是善于接受信息传授新方法的人。6、教师必须是思想丰富,个性优良的人。7、教师唯一的职责就是育人,教书只是手段,教师要做到心中有人,目中有人,为人而教,教学生成人。七、倡导独立,尊重个性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应尊重、理解他们,并给予正确引导。2、学生是完整的人,要促进其全面发展,文理渗透,智能和意向统一,德才学识兼备。3、学生是独立的人,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完整人格,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4、学生是心灵世界丰富的人,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善于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发现学生心灵中的真善美,并加以引导和强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5、学生是具有极大发展潜能的人。6、教师要偏爱后进生,这既是师德的要求,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八、和谐融洽的师生观1、教师要向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尊重学生人格,、。2、贯彻民主的原则,教育民主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是释放学生潜能,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一环。3、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九、全面科学的评价观1、打破唯分数论,确定多元的评价标准。2、充分利用评价的积极反馈功能,发挥评价的教育作用。评价的目的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3、坚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和体验。4、改革评价方式,运用多种评价手段。5、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十、丰富开放的信息观1、重视家庭和社会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起来。2、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生活中,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社会,了解人生,认识大自然。3、要多渠道地吸收和传递社会信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4、扩大学校的内部开放,使教学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