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艺术新学期开学不久,我们学校举行一次歌咏比赛,主题是“我爱我祖国”,要求以班为单位集体参赛,选唱两首歌曲。我作为一个年级的音乐老师义不容辞要组织好这次歌咏比赛,我打算用一堂课来对学生进行合唱知识的学习和合唱的练习。在上课前,我把班上的文艺委员和几个爱好音乐的同学找来开会商量,我们班应该怎么搞好这次比赛。情况颇令我失望,原来他们除了能唱一些缠绵、忧伤的流行歌曲外,不但不知道有哪些歌曲适合合唱,甚至问刘德华和周杰伦的歌可不可以唱,而且还根本不懂合唱的指挥、领唱、声部变化等,以为把全班的人排成队型一起唱就叫合唱。通过这次调查既使我失望,也提醒我必须认真对待才行。我准备专门用两节课来进行这次歌咏比赛的教学,第一节课告诉同学们如何选歌曲、教唱和按照合唱的要求编排,并组织合唱训练;第二节课再演唱一次和自我欣赏,并通过这次活动来讨论、讲解我们要选这两首歌曲的意义和合唱艺术的基本原理。这天,我踏着轻快的铃声走进了教室。一站上讲台,我先来了一段饱含情感的朗诵:“我们的大千世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婉转的鸟鸣、丁冬的泉水、喧腾的瀑布、轰隆的雷声;还有春天微风吹过树梢时发出的弦乐的共鸣,夏天暴雨打击大地时响起的的激越鼓点的震荡;秋天飞翔蓝天的哨鸽留下悠长回声;冬天寒风肆虐大地时狂暴的呼号。当然这一切并不是最美妙的声音。最美妙的声音是什么呢?是钢琴的键上刮过行云流水,还是小提琴弦上飞溅出的深情倾诉,还是小号铜管流泻出的激越雄壮?最美妙的声音只能发自于我们的胸腔,经过思想的升华和情感的加工的人的声音。”然后,我请学生唱一支自己最喜欢的歌曲。起来的几个学生全部唱的是当今最流行的歌曲,要么声嘶力竭,要么幽怨悲伤,还有的就几乎实在“读”歌了,这些全部都在我的预料之中。我问大家,他们唱的这些歌能作为我们班这次的合唱歌曲吗?同学们纷纷摇头说“不能够”。我又问,那么什么样的歌曲能够作为我们班这次“我爱我祖国”主题歌咏比赛的合唱歌呢?我或演唱,或放歌碟,连续给同学们表演和演示了《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黄河大合唱》、《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我的中国心》等。在学生们明白这次歌咏比赛选歌的范围必须是与歌唱祖国有关后,那么选哪些歌曲呢?学生们又是众说纷纭。我告诉他们选择的原则和标准。一是,气势雄壮,便于集体演唱时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整体效果和力量的美感;二是,风格亮丽,适宜于能表达鲜明的主题和集中的内容;三是,能构成至少两个以上的声部,如同声或混声,二部轮唱,低音部、高音部或女声、男声的轮唱,有时还要考虑是否便于领唱等等;四是,这次是演唱两首歌曲,还得考虑两首歌曲在内容、风格和形式上的搭配。经过我这么一番讲解,学生们恍然大捂,没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歌咏比赛,在选歌曲上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彻底消除了以前认为的合唱就是齐唱的错误理解。在编排上,我对它们作了一些处理,如《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第一遍齐唱,第二遍男女声二部轮唱。第二首《我的中国心》,这本来是一首个人演唱的歌曲,但是我想这首歌一是切合这次歌咏比赛的主题,二是它来自于香港,也许更适合现在学生的追慕新潮的心理。我是这样把它处理成适合合唱歌曲的,开头在女声用鼻音哼出前奏后,由一个男声来领唱,当他唱完“可是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时,男声再一起接着唱“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唱第二段时在演唱方式上和男声刚好相反。第二堂音乐课,全班同学再次演唱了一遍这两首歌曲,我又把那天晚上的录象放给他们欣赏一遍,他们不约而同地为自己的精彩演唱而欢呼、鼓掌。为什么我们能有这样好的效果呢?我和同学们一道进行了认真的总结。简言之,就是八个字:刚柔相济、情理交融。怎样体现这八个字呢?首先,审美风格的刚柔相济。这两首歌曲,《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气势雄壮,铿锵有力,演唱起来犹如万马奔腾,排山倒海一般,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豪迈气概、力量和信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