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理想》学案《理想》学案老师寄语:一个人假设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的,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法)蒙田学习目的:1、理解并识记“倔强、寂寥、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主旨。3、品味诗歌凝炼、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才能。4、协助学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学习过程:材料袋:理解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作品出版20种。字词积累1、给加点的字注音。寂寥()扒窃()玷污()诅咒()洗濯()缀连()莹莹()船舶()蜕()倔强()2、解释以下词语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诵读感知3、老师范读,学生听读、欣赏。4、学生诵读: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拍。5、通过朗读课文,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文中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文章的主题?理解探究6、小组内合作,试着分析本诗歌的构造。合作释疑7、这首诗意蕴丰富,蕴涵了深入的哲理,你是否都读明白了呢?请细读诗歌,勾画出本人不明白得地点,并在小组内交流。请组长将交流会仍然不能处理的咨询题记在纸上,然后全班交流。8、理想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到的东西,本诗中作者是用什么形象来表达理想的意义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如此写有什么好处?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拓展迁移9、品读课文语言,仿照第一节诗,写几句话。10、对照课文,联络本人,谈谈你应该怎么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重温经典11、积累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课堂小结12、通过本文的学习,你的收获是……当堂达标阅读下面两节诗,答复以下咨询题: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确实是一个“大写的人”。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13、这两节诗主要采纳了什么写作手法?它有什么表达效果?14、“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为什么说是“可厌”的?15、“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作者为什么说是“可笑”的?16、“大写的人”是指怎么样的人?结合你周围的生活,列举出你所明白的“大写的人”的名字,并简要说说其事迹。参考答案1-4、略5、要点:鼓舞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6、总:第l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分:第2、3两节“理想的历史意义”。第4、5、6、7节“理想的人格意义”。第8、9、10、11节“理想的人生意义”。总:第12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7、略8、比喻: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形象,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意象:诗歌中的详细形象。9、例如: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养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10、略11、①、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理想。--周恩来②、一个人假设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的,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法)蒙田③、我们假如没有理想,我们的头脑将堕入昏沉;我们假如不从事劳动,我们的理想又怎么样实现?--陈毅④、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悲伤的人。--屠格涅夫⑤、世上最欢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⑥、理想并不可以被现实制服,希望的火花在黑暗的天空闪耀。--巴金⑦、一种理想,确实是一种力!--罗曼·罗兰12、略13、比照,突出强调理想关于人生的重要。14、吃老本,躺在功绩簿上争夺名利,所以令人厌恶。15、但凡只会怨天尤人,诅咒眼前的环境,所以可笑。16、指崇高伟大,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周恩来,从小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终于成了一个对中国革命有宏大奉献的伟大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