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讲话--高中生应有的仪容仪表参考讲话各位教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高中生应有的仪容仪表》。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国的读书人历来有“温文尔雅,而后君子”的古训。由此可见,中国人对本人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十分注重。读书改变命运。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正处于努力学习,实现人生目的与理想的关键时期,我们的仪容仪表,就应该是温文尔雅、整洁大方,符合学生身份。我们一般说的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服饰和姿势,是人的精神相貌的表达,是一个人外在气质的明显特征。作为高中生,我们的仪容仪表是本身素养的表达,反映了我们的精神风貌,讲究仪容仪表也是与人交往的礼节要求,表达了对别人的尊重和礼貌。高中阶段,视野更加开阔,交往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思想更加活泼。在我们知识不断丰富、才能不断提高的同时,有少数同学在仪容仪表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例如:穿着新潮、怪异、戴耳丁、烫发染发、抹口红等。尽管这些只是个别现象,但假设不加以引导,除了妨碍本人的同时,还会对区分力和审美观还不成熟的一些同学有误导作用,产生不良妨碍。我们在生活和媒体中见过各种人物的穿着,这些都能提高我们对仪表美的认识。农民仪表淳朴,战士仪表威武,演员仪表华美……各不一样,各具特色,有他们独特的美与神韵。仪表之美,不在于新奇或是时髦,而在于显示人的精神相貌和文化档次,与身份相和谐、相习惯。十七八岁是人生最美的花季,蓬头垢面,邋里邋遢使人不舒适;衣冠不整、花里胡哨显得不稳重;而刻意的“社会化”、模拟本人崇拜的明星装束,奇装异服的穿着又与校园的幽雅情调不相称,更会让人感到刺目、浅薄、不伦不类。一个文明的高中生,应该仪表整洁、大方、清新、明快,显示出青春的活力,给人以蓬勃向上、热爱生活的感受。盲目追求流行、新奇,会失去学生的纯真、失去自我。关于我们身上所穿的校服,它确实不如社会上其它的一些服装那么色彩艳丽、款式新奇,但它却是最符合学生的身份、最具代表性的服饰。穿着校服,与校园情调相得益彰,眼前不再是一片眼花缭乱。正如如今的同学们都穿着校服,队伍看来整齐划一、秩序井然,表达出了同学们本身良好的精神风貌,也突显出一个学校积极向上的精神。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对高中生提出应有的仪表要求,一方面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端正思想作风,减少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妨碍;另一方面是使学校具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对我们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们终究依然学生,应该从本人的仪表上显示出学生的谦逊和平和,而不是桀骜不逊的模样;不刻意模拟流行前卫的打扮,而是要符合身份地着装。与穿着相比,我们更要凭借本人非凡的才华,表现自我,开展个性。同学们,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在成长的道路上,假如我们过多的被周围的风景所吸引,只关注华美外表的模拟,而不去注重个人内在的涵养,或许远方只是一个实现不了的美妙愿望。同学们,让我们用良好的仪容仪表,尽情展示高中生的青春与朝气,迎接挑战、迈向更加美妙的明天。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