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我感动的一个词甘肃省景泰县第三中学浪花文学社黄婷(730400)孔子说过:“小不忍则乱大谋。”“忍”是一种处世态度,包含着隐然不可诉说的坚持。“忍”已成为了最让我感动的一个词语。从古到今,成大事者都有超人的忍耐之心。孔子受各国冷落,经受颠沛流漓之苦;孙膑受膑刑,忍受无法行走之苦;左光斗被宦官陷害,饱受牢狱之苦;邓小平在文革中被“四人帮”迫害,经历三上三下,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之苦。然而,这一切,在忍过之后,最终成为传世的辉煌。如果没有在痛苦境遇中的忍耐,他们也不过是平庸的学者,国难中的义士,可是他们倾尽全力,忍耐并付出,所以他们创造了历史大业。忍不是苟且偷生。忍是胸怀信仰的坚持,忍是积蓄力量的过程。儒家所提倡的,就是要人按照礼去要求自己——修身正心,拥有高风亮节;齐家、治国、平天下,甚至是舍身成仁,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仁者。而做到“礼”就需要忍,在忍中去舍弃利益,去成就事业。忍是心灵的质量,是心性的境界。忍有小忍大忍,有痛苦之忍,宽容之忍,理悟之忍等。忍是一种不断地从失去中获得的境界,是一种精神的升华。忍需要付出心血。心字头上一把刀,这就是“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成功,都是与忍相伴,以忍为阶梯的。从某种角度上说,说“忍”,也就是在说儒。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孟之道,其中就含有不少“忍”的内容。帝王以忍得天下;将相以忍得长久;商贾以忍得富贵;常人以忍得知己。这些都证明了儒家学说中有关“忍”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可小看的道理。当然,俗世有俗世的忍,道家有道家的忍,佛家有佛家的忍,儒家有儒家的忍,在此我们一一辨析。然而,在所有的忍中,能够为真理舍弃功名利禄,甚至以身殉国,那是一种金钢不动,坚如磐石的大忍。中华民族的精神,以其穿越时空的光芒,照亮了五千年的人间之路,就是对忍的最好证明。孔子为世人弃去宰相而周游列国;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田园;唐太宗忍得魏征名相的直言相谏,开创了大唐盛世;仁人志士为真理在敌人严刑烤打下坚贞不屈……无不体现了忍的力量。忍是坚强、是力量,是无坚不摧坚如磐石的信念与毅力的象征。“忍”是最让我感动的一个词!(指导老师:刘自学)(注:此文发表于2012年4月6日《未来导报》总第9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