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区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学科导学案课题: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目标】:1、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2、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3、培养自尊自信,但不故步自封的民族情怀,以及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重点难点】: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对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的分析和理解激情激趣导入目标独立思考个体探究分享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启发探究随堂笔记导学引航目的、方法、时间独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规律总结由隋唐、宋元时期的文化科技成就知识回顾导入新课——明清文化自学探究(独学)(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一)建筑成就:1、北京城:从里到外分为、、,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2、明长城:东起,西至,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二)科技巨著:1、李时珍:《》,是的药物学巨著,后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的重要文献。2、宋应星:《》,总结了和生产技术,强调——要协调发展。被称为“”。【对学】:对子检查完成情况:【群学】:1、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2、列表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你能用表格将明代的科技成就概括出来吗?【预展】:针对展示方案,分组进行思考展示方式及预案预时:分钟方案:明代三大科技巨著体现了哪些时代特色?从这三位科学家身上我们应学习哪些精神?预时:分钟勤劳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级评定:★★★★★1当堂测评分层达标1、当人们到北京去旅游时,都会到故宫去看看,故宫在明朝时称作()A、紫禁城B、皇城C、京城D、外城2、某中学中国建筑研究性学习小组想要考察明长城最西端的情况,他们应到()A、阳关遗址B、山海关遗址C、嘉峪关遗址D、玉门关遗址3、若想了解著名的杭州张小泉剪刀的工艺技术情况,可以查阅()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4、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的科学家是()A、贾思勰B、李时珍C、宋应星D、徐光启5、“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天地之间物以万计,因此人类要做的事情也就很多,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生产出种类齐全的物品,这并不单是靠人工的力量,也有自然力的作用在内。)(1)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段话的主要观点吗?(2)你觉得这段话对我们今天有什麽指导意义?【当堂反思】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