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学生离经典到底有多远?VIP免费

中学生离经典到底有多远?_第1页
1/2
中学生离经典到底有多远?_第2页
2/2
中学生离经典到底有多远?产生这种疑惑是在一次阅卷之后,是在一次捧腹大笑之下。瞧,我们的学生多有“创造性”,现代作家孙犁无端成了女明星孙俪,沈从文的大名忽然添足为沈丛文,连中国最大腕的作家鲁迅先生也被枉写成鲁讯。假如他们地下有知,会作何感触呢?更有作家作品对不上号,随意拉杂,还有名句默写,别字横生,如默写古代名篇《陈情表》中的“门衰祚薄,晚有儿息”,仅仅八字能错二字:门衰昨薄,晚有儿媳。捧腹之后,却余悲叹默思:是我们教师的授课不够尽职?还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出了问题?抑或我们的孩子无睹于经典文学?对于经典文学的文学常识,我们老师早已详尽地讲授过,有的甚至讲过多遍。出身中文系的我们怎么可能不重视经典介绍呢?那么,问题就出在教育体制和学生自己身上。素质教育推行多年,我们早已清醒地知道,它只存在于极少数发达的大城市。在千千万万的中小城市,我们的孩子依然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挣扎,孩子的背包和桌上的书堆依然沉重,竞争升学的压力依然紧迫。繁重课业之下,所学各科惟恐吃不了,哪有时间精力去啃经典文学?光靠老师嘴上溜出的一些名词般的作家作品名或者教材中摘选的冰山一角,学生如何能深刻体会大家手笔,又如何能记得牢?不要期待从语文教学中抽出部分时间专门阅读,也不要以为出版一些中学生课外读物就能改善现状。其实,学生的心好累!倘若真正给他们的心减压,我们语文教师愿意承担引导经典解读的任务。何妨大刀阔斧一些,将经典阅读等同于语数外各科,给予相同的课时和同等的考核,情况也许就不是如此。但在现在中国理工科知识占主导的实用型社会,不知何时能将人文培养提升到同等的高度应试教育之下,态度认真的学生没有时间精力接触经典文学,而散漫的学生却把大量时间花在娱乐信息的了解和“快餐文学”的消遣上。他们有时间看花哨的娱乐画报,看大部头粗编滥制的玄幻武侠书籍,看情感滥觞的青春言情作品,却对经典文学作品不屑一顾。他们知道孙俪却不知道孙犁,知道明晓溪却不知道沈从文,这固然有社会导向的原因,但也由于他们内在的精神价值追求发生了偏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只有多唠叨几遍,惟愿少出现这些可笑可悲的答案,但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重视中学生的人文培养,真正真切地从经典文学中汲取营养,提升整个民族的精神内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学生离经典到底有多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