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章末归纳提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启示1.对于帝国主义战争,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国防建设。2.利用正当的经济手段促进自身的发展。3.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承担战争义务。4.应正确应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5.应警惕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1.美国历史学家鲍德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说:“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鲍德温在此()A.批评了极端民族主义B.表达了自己的民族观念C.肯定了民族解放运动D.总结了人类历史的行为【解析】由“使人们……漠不关心”可知,作者批评的是当时出现的极端民族主义,而非自己的民族观念,C、D两项与材料无关。【答案】A正确分析战争的性质及科技与战争的关系1.正确分析战争的性质(1)分析战争的性质主要是看交战双方的目的,这个目的应该贯穿在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主要是因为交战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战争过程中各国的战争目标和行动也都是为了争夺和瓜分领土,明显体现了战争的掠夺性;战争的结果也不是正义和公理的胜利,而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2)分析战争的性质还要注意区别整体与个体、全局与局部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塞尔维亚和比利时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性质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这并不能从整体上改变一战的非正义性。2.正确分析科学技术与战争、和平的关系分析这个问题要坚持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切忌片面与偏颇。具体分析如下:(1)科技对战争、和平的影响①积极:科学技术的进步,既可以用来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加速经济发展,还能以暴制暴,维护人类和平。②消极:科学技术进步也可以使战争更加残酷、更加危险,具有更大的毁灭性。(2)战争、和平对科技的影响①战争可促进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与发展。②和平环境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2.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军首次使用飞机、飞艇和毒气弹等新式武器;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首次将坦克投入作战。这表明科技成果用于军事()A.分别使德国和英国掌握战争主动权B.大大增加了战争的惨烈程度C.促进人们加快研制新式武器的步伐D.引起了世界人民普遍的愤怒和谴责【解析】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大大增加了战争的惨烈程度。凡尔登战役交战双方伤亡巨大,史称“凡尔登绞肉机”。当时,一战处于战争初期,受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影响,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B综合检测(一)(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19世纪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也都或详细或简略地被绘制成地图。”对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争夺加剧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④英德矛盾激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19世纪末,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西方列强迫切需要抢占更多的殖民地,以达到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目的。①②准确阐释了题干材料出现的原因,③④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答案】A2.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各国参加战争的共同目的是()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C.维护世界和平D.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解析】尽管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参加一战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其本质目的是相同的,即争夺殖民地及世界霸权。【答案】A3.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认为,“到1894年,欧洲大陆就分裂成两个敌对的阵营”。作者的寓意是指到1894年()A.欧洲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B.英国放弃光荣孤立的政策与法国结盟C.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D.欧洲开始进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信息。1882年,德、意、奥结成了三国同盟;1892年,法、俄签订协定,这样欧洲大陆形成了两大军事对峙集团。【答案】A4.有人指出:“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