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章节与课题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课时安排1课时主备人张清明审核人使用人高二历史组使用日期第1周学习目标内容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2、难点:联系相关史实,判断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教学资源的使用教材及教材中的“导语”、“学习建议”、“课前提示”以及知识链接等。【学习过程】一、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基础知识)1、通读本课内容,思考如下问题:(1)何谓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大致形成于什么时候?能说出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吗?(2)本课讲述了诸子百家中的哪几家?说一说各家的代表人物?2、阅读课本P4孔子和早期儒学回答问题:(1)儒家创始人是谁?他是什么时期人?谈一谈孔子的主要学说及其贡献?(2)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的主要继承人是哪两位?谈一谈其各自的主要思想?3、阅读课本P5老庄之学的相关内容回答:(1)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是什么时期人?简要评述其主要思想?(2)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你觉得他是如何继承和发扬老子的思想的?4、阅读课本P5—6法家思想的相关内容回答:(1)简述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主要特点、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流派?(2)战国后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谁?简述其主要思想和贡献?(3)思考法家学派在战国和秦朝以后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阅读课本P6—7墨家的主张的有关内容回答:(1)墨家的创始人是谁?简述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贡献?(2)从墨家的学说中你能够总结出墨家代表哪部分人的利益吗?二、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1、学生自主完成上述基础知识。2、小组交流、讨论、补充、纠正上述问题的答案。3、班级内学生交流发言,学生和教师给予适当点评。三、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暂无四、课堂小结或经验总结:1、你觉得本专题还有哪些知识要点需要掌握?2、如果让你来命题出卷,你会把侧重点放在哪?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章节与课题专题一:第二课:儒学的兴起课时安排1课时主备人张清明审核人使用人高二历史组使用日期第2周学习目标内容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历史史实。知识与能力:全面看待焚书坑儒,掌握汉代儒家独尊地位形成的过程,太学的设立、发展及其在古代中国历史上的影响。选官制度的演化及科举制度对古代中国政治的影响。重点、难点3、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史实2、难点:西汉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的原因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学资源的使用教材及教材中的“导语”、“学习建议”、“课前提示”以及知识链接等。【学习过程】一、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基础知识)1、阅读P8焚书坑儒的批判的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焚书坑儒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个朝代?它是一个事件吗?在焚书事件中哪些书被焚烧?哪些书不在被焚之列,你能说出原因吗?(2)查阅相关资料,你认为焚书坑儒的说法严谨吗?说明理由(3)试评价焚书坑儒在历史上的影响?2、阅读课本P9罢黜百家的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摆出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出来的?当时处在哪个朝代?皇帝是谁?(2)你认为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有何异同?谁更高明?为什么?3、阅读课本P9—10太学的出现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太学创办于何时?太学的创办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有何影响?(2)简述太学的发展过程,评价太学的创立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4、阅读课本P10科举制的文化影响的相关内容回答:(1)简述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化?科举制度创立的朝代及考试主要内容?(2)评述科举制度的创立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二、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1、学生自主完成上述基础知识。2、小组交流、讨论、补充、纠正上述问题的答案。3、班级内学生交流发言,学生和教师给予适当点评。三、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观察下列图片材料:图1传说中的图2汉武帝图3董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