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一历史导学案课题名称太班级课型自主主备人总课时1备课时间11、6上课时间11、7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二、过程与方法2.利用“兴起—发展—高潮—转折—失败”的知识线索,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斗争史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农民阶级在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中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学习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学习难点对《天朝田亩制度》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学法指导一、课前指导1、正式建立政权:(1953年)2、革命纲领:《》核心:解决土地问题,提出了废除制。内容:A按平均分配土地.B、产品归C:建立一个“”的理想社会。评价:(1)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2)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3)但是这个制度所制定的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的空想。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施过。3、《资政新篇》目的:为了。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发展资本主义。评价:(1)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2)由于缺乏,加之当时,因而《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背景全盛时期衰落时期社会经济主张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群众基础。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作用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未能付诸实行5、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1)、失败(标志:)(2)失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2)主观原因:。二、课中探索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三、精讲点拨1.(2009高考江苏单科)“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2.(2008上海历史,A组11)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A.秦末农民起义B.明末农民起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3.右边两部文献相一致的方面是A.反封建B.都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C.先进中国人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都反映无产阶级的愿望4.太平军攻占绍兴后,地主“向佃户收租,如乞丐状,善者给数斗,黠者不理”。这反映A.农民阶级缺乏团结合作精神B.太平天国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C.农民分到了土地D.农民依靠太平天国政权进行抗租斗争5.“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宝”。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①多数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②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③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④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