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1.重点: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2.难点: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一、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1.原因(1)生产力:19世纪下半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2)生产关系: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生产日益集中并产生了垄断组织。2.概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3.影响(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很快将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2)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①经济上:老牌的经济强国英国和法国实力下降,被后起的美国和德国超过。②政治上: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希望按照实力的强弱重新瓜分世界,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发生矛盾。[深度点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矛盾产生的根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的出现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随着实力的变化,列强之间围绕瓜分世界问题的矛盾日趋尖锐,冲突愈演愈烈。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1.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帝国主义列强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结成军事集团,并扩军备战。(2)三对基本矛盾①法德矛盾:普法战争之后,法国深受战败、割地、赔款的耻辱,一心想要报仇雪恨;德国想方设法压制法国。②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③英德矛盾:主要围绕殖民地问题,是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2.形成军事集团形成过程三国同盟1879年10月,德奥同盟条约在维也纳签字1882年5月,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订,三国同盟正式形成三国协约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初步形成1904年,英法协约签订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标志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三、疯狂的军备竞赛1.表现(1)增加军费开支,其中德国增加最多。(2)扩充陆军兵员。(3)扩充海军。竞争主要在英德之间进行,德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海军强国。(4)飞机、飞艇、坦克、潜艇、鱼雷、新式枪炮等新式武器先后研制成功。2.影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四、萨拉热窝事件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欧洲的巴尔干半岛成为“火药桶”。(1)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相继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获得独立。(2)俄国和奥匈帝国加紧了对巴尔干地区的争夺。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2.概况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遭到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组织成员普林西普枪杀,史称萨拉热窝事件。3.影响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首先向塞尔维亚宣战,不久欧洲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全面爆发。[课中思考]为什么说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火药桶”?【提示】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俄国和奥匈帝国加紧了对巴尔干地区的争夺。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而当地斯拉夫人想同塞尔维亚结合起来,共同组成一个南部斯拉夫人的国家,致使奥、塞之间矛盾激化。奥匈帝国不仅要阻止塞尔维亚的扩大,而且企图消灭年轻的塞尔维亚国家;俄国为了对抗奥匈,扩张自己在巴尔干地区的势力,以“援助”南部斯拉夫人为借口,竭力支持塞尔维亚;德国则支持奥匈帝国。这就加剧了两大军事集团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使其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因此说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火药桶”。探究点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史料解读史料一德意志放弃他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答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