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优化提升一、全面认识“亚洲觉醒”的先驱人物项目孙中山甘地凯末尔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英属殖民地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一战后土耳其的民族民主革命贡献提出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维护革命果实提出甘地主义、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推动了印度独立;晚年调解教派矛盾领导土耳其赢得民族独立,在政治、经济、文教方面推动土耳其现代化局限前期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对封建势力妥协非暴力原则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对英国抱有幻想长期忽视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二、印度、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异同异(1)发生的直接原因不同:印度是反对英国殖民当局的高压政策,土耳其是反对协约国帝国主义对土耳其的瓜分(2)社会性质不同: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土耳其是英法的半殖民地(3)斗争手段不同:印度主要是实行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斗争,土耳其是进行武装斗争(4)任务不同:印度人民是反帝斗争,土耳其是在反帝的同时还进行反封建的斗争,即进行反苏丹政府的斗争(5)结局不同:印度反帝斗争暂时走向低潮,土耳其取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共和国,开始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同(1)都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2)领导者都是本国的民族资产阶级(3)在斗争中,人民群众都起了主力军的作用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摘编自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材料二我对孙君最不满的一件事是,“为目的而不择手段”。孟子说:“行一不义,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也。”这句话也许有人觉得迂阔不切事情,但我始终认为,(这)是政治家道德所必要的。——摘编自梁启超《孙文的价值》(1)概括两则材料对孙中山评价的不同之处。(2)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孙中山。解析(1)根据材料一“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逐一概括对孙中山的评价;根据材料二“我对孙君最不满的一件事是,‘为目的而不择手段’。……是政治家道德所必要的”可以从政治道德的角度评价。由此概括不同之处。(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首先应该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方向的角度来评价,是推动还是阻碍中国社会的前进,然后考虑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标准进行客观辩证地评价。答案(1)不同之处:材料一认为孙中山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任答两点即可)材料二认为孙中山政治道德不高。(2)评价: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辩证评价;以是否推动社会发展为依据等。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则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顾学杰《王权还是共和?保守还是激进?——试论克伦威尔的政治观》材料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上海《申报》评论说:“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山先生真爱国者也……不顾成败,不问毁誉,可谓勇往之实行者。”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克伦威尔“激进”和“保守”的表现。(2)材料二体现出了孙中山哪些精神品质?(3)史学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褒贬不一,而对孙中山的评价多为赞美之词,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其原因。解析(1)该问需要结合材料一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则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信息,联系克伦威尔具体做法分析即可。(2)从材料二“不屈不变,始终如一者”“中山先生真爱国者也”“不顾成败,不问毁誉,可谓勇往之实行者”,直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