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亚洲觉醒”的先驱章末归纳提升孙中山与甘地比较1.历史贡献(1)孙中山: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实行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积极捍卫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等。(2)甘地:提出甘地主义思想、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印度民族独立开辟了道路。2.道路(思想)(1)孙中山——暴力革命;甘地——非暴力不合作。(2)成因:孙中山改良道路受阻;甘地受到“仁爱”、宗教思想的影响较深。3.人格魅力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民主、自由的人文情怀;大公无私、不贪恋权力等优秀品质。1.下列关于孙中山和甘地思想的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张向苏俄学习B.具有反宗教的世俗主义思想C.主张以革命手段改造社会D.以民族主义为主要内容【解析】二者都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努力,都带有民族解放的性质。【答案】D印度和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异同1.相同点(1)都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2)领导者都是本国的资产阶级。(3)在斗争中人民群众起了主力军的作用。2.不同点(1)发生的直接原因不同:印度是反对英国的高压政策,土耳其是反对协约国的瓜分。(2)社会性质不同: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土耳其是半殖民地。(3)斗争手段不同:印度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反抗斗争,土耳其是武装斗争。(4)结局不同:印度反帝斗争暂时走向低潮,土耳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凯末尔革命、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共同点是()A.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B.都采取和平手段反对殖民统治C.斗争对象都是国内反动势力D.最后都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轨道【解析】两次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A正确。但采取的方式不同,一个是暴力、一个是非暴力,一个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一个是反帝反封建,土耳其经过凯末尔革命步入现代化的发展轨道。故排除B、C、D三项。【答案】A综合检测(四)(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毛泽东曾认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其理由是()A.以往的民主革命都失败了B.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合作C.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D.孙中山提出了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解析】“正规说来”,也就是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本质特点。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民族独立和争取民主权利的愿望。【答案】D2.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B.孙中山防止社会的贫富分化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解析】题干强调的是“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因此应该选D项,这也反映了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性质。【答案】D3.在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斗争方面,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采取的方式有()①采用政党政治②运用法律手段③暴力斗争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解析】①是一种方式,如组织中华革命党;②是一种方式,如颁布《临时约法》;③是一种方式,如“二次革命”等。【答案】D4.段祺瑞公开叫嚣:“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三不要旧总统。”为此,孙中山发起了()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国民大革命运动【解析】材料中“段祺瑞”“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三不要旧总统”是关键信息。为反对段祺瑞的卖国独裁统治,维护《临时约法》,孙中山于1917年发起了第一次护法运动。【答案】C5.孙中山在临终国事遗嘱中指出:“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B.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解析】从“唤醒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等信息可以判定,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三大政策。【答案】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