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溧阳市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VIP免费

江苏省溧阳市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3
江苏省溧阳市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3
江苏省溧阳市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3/3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国民经济的恢复1、背景:由于和长期的掠夺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的破坏,全面崩溃2、结果:经过年时间,超过历史最高水平3、意义:为国家开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中共八大(1956年)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2、目的:为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3、基本任务:⑴优先发展⑵有步骤地对、、进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造4、成就:①鞍钢、长春汽车厂、沈阳机床和飞机厂,先后建成投产②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5、意义:①我国开始改变面貌,为奠定初步基础②标志着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探索与失误“一五计划”1、背景:1956年基本完成2、内容:①分析社会主要矛盾:人民要求:建立先进的;迅速发展。国家现实:落后的;经济文化落后。②确立党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变成先进的3、意义:是对我国道路的一次探索“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1、原因: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2、概况:①“大跃进”:片面要求、。②人民公社化: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3、后果: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国民经济调整(1962-1965年)1、目的:纠正工作中“”的错误2、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3、成效: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在一定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国民经济的劫难1、原因——1966年,爆发“文革”并扩展到2、调整:1971年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的局面1975年提出——国民经济呈现迅速状态。但不久,又陷入混乱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二、知识梳理三、巩固练习材料一1949年,我国国民经济情况表项目全国总产量(亿吨)比历史最高产量下降(%)工业生产—50农业生产—25粮1.127钢15.883材料二1949~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统计表项目∕年份194919521957工农业产值(亿元)4668101241粮(亿吨)1.11.631.95钢(万吨)15.8135535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着怎样的经济形势?(1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3分)(2)1952年同1949年相比,我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有何重大历史意义?(1分)(3)试分析出现材料二中1957年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和影响。(3分)(1)形势:工农业生产全面萎缩,国民经济形势严峻。原因:帝国主义的掠夺,国民政府的搜刮,长期战争的破坏。(2)变化: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3)主要原因:“一五”计划的实施与完成。影响: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溧阳市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