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一历史《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人民版必修1一、关于君主专制的基本认识1、概念:2、确立:3、特点:思考一:君主专制在中国一直延续两千多年,直至辛亥革命才宣告结束,你怎么看待这个在中国持续了这么长时间的制度?二、君权与相权的发展1、发展演变(1)秦朝:(2)汉:西汉:东汉:(3)唐:(4)宋:2、发展趋势:三、监察体制1、发展演变:(1)秦:(2)汉:(3)汉以后2、评价:思考二:监察制度中国古已有之,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监察制度,为什么?今天我们有没有监察机构,如果有,试举两个。当今国家提倡阳光执政,反腐工程,你认为如何才能切实有效的加强监察力度?三、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1、奴隶社会:(1)概念:(2)影响:2、西汉—魏晋南北朝:(1)概况:西汉:魏晋南北朝(2)评价:3、隋唐—1905:(1)概念(2)评价:思考三:你认为科举制对我们今天有没有影响,如果有,你能举例说明吗?中国历代人才选拔方式经过了不断变化,你认为要选拔到真正的人才有哪些方式?四、地方行政区划1、发展演变(1)秦(2)汉:(3)唐:(4)宋:(5)元(6)明:(7)清:2、元朝的行省制度(1)原因:(2)设置:腹里:十省:宣政院:(3)职权:(4)评价:[检测反馈]一、选择题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虽有严重的弊端,但也有客观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A、有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始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D、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2、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而宰相中常常有七八个参与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A、完善中央集权B、防止宰相专权C、扩大中央官员的民主权利D、便于向地方派出高级官员3、右图是秦与隋唐时期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权而得以集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4、下列关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是封建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②其体现了封建制度的残暴性③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的影响④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丞相”职位长期沿用主要是适应A、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B、发展农工商业生产的需要C、加强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的需要D、管理官吏,治理人民的需要6、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是①建立皇权的绝对权威②皇权控制中央机构③削弱地方势力④注重思想控制,文化专制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7、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了行省制度,其对后世最突出的影响是A、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B、为以后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C、有利于元朝民族政策的实施D、使各族人民统一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8、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③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命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A、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9、隋唐以来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A、有利于选拔人才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D、得到了不断完善10、元朝时推行行中书省制度,加强对全国的管理,在地主上不归中书省管辖的是A、河北省B、山西省C、山东省D、云南省11、明太祖说:“自秦始皇置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出现丞相专权现象的根本原因A、丞相中多是奸臣B、皇权软弱C、丞相权力过大D、皇权专制12、下列关于西汉时期刺史制度表达不正确的是A、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B、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而产生C、皇权空前加强D、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是其主要职责二、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后作答材料一:(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原指箭射出所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吾中(——《唐摭言》材料二(朱元璋)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紧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及试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能称朕意也。甚暂罢天下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