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说课教案史倩楠一、说教材我说的课文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第六单元第五课《蜡烛》。作者记述自己参加悼念活动的所见所闻,着重通过再现被残杀者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2、能力目标:把握记叙的要素,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三、说重点难点:结合学生情况及教材实际,我把本课重点难点定为:重点:把握记叙的要素,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难点: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四、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以上要求,本课我将采用朗读法、问答讨论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采用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方法,使学生自主的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课文。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我们的生活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声稚嫩的呼唤而来的,常常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但在这篇文章中,伴随着这声呼唤的却是灭绝人性的枪声。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亲爱的爸爸妈妈》。由此引出课题《亲爱的爸爸妈妈》。(二)快速默读,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教师点拨:概括时要捕捉记叙的六要素来进行(多媒体出示概括要求)3、抽生概括,师生评价(多鼓励)。(三)研读课文,分析人物:1、圈出西德作家和日本人的发言2、具体说说面对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人的态度、表现有何不同?3、在座谈会上,人们为什么都和西德作家明赫白握手呢?4、作者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表现持一种什么态度?说说理由。(学生自由发言,不拘一格)(四)品味语言,感受意境1、为什么萨特会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学生小组讨论解决)2、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允许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预设:①凄风。苦雨。天昏。地暗。不仅写天气,而且一词一顿,极力渲染无限悲哀的气氛。②“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在今天,战争的惨剧仍在继续,我们每个人应该为争取和平做些什么?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关于战争的小说,积累语言扩展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