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管理制度、消毒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制订本制度;2、传染病管理工作专人负责,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自查工作,不迟报、漏报和谎报传染病疫情;3、医务人员在发现法定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处理病人和场所,并在法定时限内报告,做好传染病登记,防止疫情扩大;4、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在新发传染病时应立即组织医务人员培训相应的防治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对新发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手段;5、在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消毒管理制度1、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制订本制度;2、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由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定期开展消毒检测、学习和总结工作;3、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所选择适宜的消毒灭菌方法或消毒剂对工作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达到灭菌要求,接触皮肤和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消毒灭菌应做好登记。4、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应洗手或使用快速洗手液进行擦拭,医疗用品一用一消毒,提倡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在接诊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对工作场所和人员进行消毒;5、在采购一次性医疗用品时应索取相应证件,建立进货验收制度并专柜贮藏,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应立即毁形消毒,消毒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应交环保部门统一处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第1页共15页管理办法》制订本制度;2、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3、配备包装袋、利器盒、周转箱,统一使用黄色并标注有医疗废物专用警示标志和中文标签;4、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并对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进行登记;5、建立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6、禁止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第二篇:传染病消毒管理制度传染病消毒管理制度1.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制订本制度2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由专职人员负责,定期开展消毒检测,学习和总结工作。3.根据不同地方选择适宜的消毒灭菌方法或消毒剂对工作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达到灭菌要求,接触皮肤和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消毒灭菌应做好登记。4.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应洗手或使用快速洗手液进行擦试,医疗用品一用一消毒,提倡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在接诊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对工作场所和人员进行消毒。5.在采购一次性医疗用品时应索取相应证件,建立进货验收制度并专柜贮藏,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应立即毁形,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应交环保部门统一处理。第三篇: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成立本单位专门医疗废物管理组织,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2、建立培训制度,每年对全体医务人员以及从事医疗废物回收管理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教育。3、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统一使用黄色有标识塑料袋、第2页共15页桶、利器盒分类盛装医疗废物,禁止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装。4、加强医疗废物的交接管理。各单位(科室)指派专人每日对医疗废物进行交接,并做好记录。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5、回收人员每天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将医疗废物送至指定的暂存地点。6、医疗机构设立醒目标志区分的医疗废物贮存间(区),并实施专人管理,严禁在其他位置倾倒、堆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贮存间(区)每日定时搬运、定时清洗、定期消毒、保持清洁。7、医疗废物每48小时交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集中处理,并做好交接登记。8、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工作人员应遵照“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按规定的时限上报主管部门。第四篇: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XX省卫生厅关于重申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