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对应学生用书P025时空定位子目一隋朝兴亡1.“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答案A2.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兴建洛阳城、暴君。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晋惠帝B.隋文帝C.隋炀帝D.唐玄宗答案C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答案A4.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的是()A.经济繁荣B.短暂而繁荣C.二世而亡D.节俭盛行答案B子目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一、选择题5.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出色政绩在历史上被称为()A.“开皇之治”B.“开元盛世”C.“永徽之治”D.“贞观之治”答案D6.唐太宗曾说:“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以下唐太宗实践这一言论的措施是()A.轻徭薄赋B.虚怀纳谏C.劝课农桑D.戒奢从简答案B7.史料载: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这里的“上”指()A.汉武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D8.曲辕犁(如下图)是当时最先进的耕具。耕犁基本定型于()A.春秋时期B.汉朝C.战国时期D.唐朝答案D9.唐朝疆域广阔,民族政策也较为开明。下列叙述中,哪些是唐朝为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所采取的措施()①皇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通婚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③在边疆地区设立管辖机构④对少数民族发动战争,干涉少数民族内部事务,激化民族矛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答案B二、判断题10.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文成公主(625-680),唐朝宗室之女,汉族。她聪慧美丽,自幼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641年,唐太宗决定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吐蕃人民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松赞干布为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并对其大臣说:“我祖上没有与中原通婚的先例,现在我能娶大唐公主,实在太幸福了,应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子孙后代。”650年松赞干布逝世,文成公主并没有要求回唐朝,在吐蕃继续生活,直到680年逝世。吐蕃人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记入吐蕃的史书之中,这是吐蕃前所未有的。文成公主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她一生为汉藏的友好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川教版《中国历史》教师用书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C”。(1)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朝皇室请求通婚。()(2)唐朝贞观年间,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3)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当时吐蕃没有的很多东西,包括各种种子、书籍和工匠等。()(4)松赞干布逝世后,文成公主非常思念家乡,要求回到唐朝。()(5)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密切了汉藏关系,受到两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答案(1)C(2)A(3)C(4)B(5)A子目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一、选择题11.唐朝曾经强盛一时,8世纪中期之后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A.农民起义B.武则天当政C.唐玄宗即位D.安史之乱答案D12.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这则材料表明()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矛盾答案B13.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A.唐末农民战争B.朋党之争C.宦官专权D.藩镇割据答案D二、填图题14.下图为《安史之乱图》,请将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A.唐朝的都城B.安禄山起兵叛乱的地方答案上B下A一、选择题1.唐代诗人皮日休曾作诗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