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学生是班级的细胞,而班主任则是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班级面貌的好坏与班主任的管理艺术、工作经验和责任心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因此,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且任重道远。下面就从我的班主任管理实践出发,谈谈自己的心得。一、把安全教育牢记于心,并贯穿于整个学期。1、班上设立晨午检查记录,每天上早自习之前,都得检查学生的到校情况,如有哪位同学未到校,则第一时间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查明原因,并做好记录。下午上课之前,也需检查学生在校情况并做记录。2、详细掌握学生具体情况,如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等,防止特异体质生参加不应参加的体育锻炼或其他活动。像我们班就有两位这样的学生,一位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另外一位则是早产造成的脑瘫儿,我得知情况后,就立即通知了体育老师,让他引起注意。3、遵守作息时间,严格按照作息时间上、下学。如要提前放学,要先告知家长。防止出现家校双方管理空档,造成安全事故。4、要将安全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觉行为。不断交给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使之明确哪些不安全,哪些地方不能去。哪些事情不能做,并要说明为什么那些地方不能去,那些事不能做。5、注意矛盾纠纷排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多做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化解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在安全教育方面,交通安全也是最影响孩子的,我一直鼓励学生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总之,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从始致终要抓好抓细,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学习安全生活的空间。二、坚持德育为先。我深知作为班主任培养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有多么的重要,因此,我特别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利用班会、晨会、活动课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追求内在的真善美的愿望。如每节班会课我都会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小故事,名人名言,小视频资料等),把它们做成课件放给学生看,等学生看过之后再让学生谈谈他们从中受到的启发。上个学期我们就开展了诚信教育,爱国教育,文明习惯教育等主题班会。三、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培养一支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教会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集体的重要保障。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也是班级的核心,班风、学风与班干部作用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班干部的选拔组成、指导1培养和根据变化及时调整组合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内容。班主任除了要选好班干部外,更重要的是要指导班干部如何去开展工作使他们在明白如何处理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的同时,还明白如何去处理自身与同学间的关系。班主任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能力,而且要让学生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让他们相互学习,共同健康地进步成长。四.注重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利用和家长见面的机会进行交流并及时沟通,促进对孩子的教育。五、坚持一个标准。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处理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这些年来,我坚持了一个标准,对好学生和后进生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总之,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朱敏岚2015年3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