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朋友课型:新授主备:崔文晓学习目标:1.学习外祖母对世界无私的爱,并用爱心去回报社会2.揣摩人物的语言,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3.品味和积累人物语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鹰之歌》《海燕》;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作);剧本《小市民》《在底层》。二.一读课文扫清生字词噗(pū)脯(pú)果脯(fǔ绺(liǔ)惩罚(chéng)颊(jiá)皱纹(zhòu兜(dōu)鬃(zōng)辫子(biàn)咕哝(gūnong)诅咒(zǔzhòu)颤抖(chàn)颤栗(zhàn)三.二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文章题目所说“童年的朋友”在文中指谁?“我”用哪些词语来评价她?2、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对她有什么感情?3.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4、课文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具体描写了外祖母的哪些方面?四.三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自学指导: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情描写……另一种分类: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所有的描写都是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刻画外祖母?表现了外祖母怎样的性格特点?2.文中几次写外貌?外貌描写突出了外祖母的什么特点?3.课文描写外祖母的语言、动作时,着重抓住什么写?4.当外祖母让我再睡会儿,我马上表示反对,外祖母便说不想睡就不睡好了,你赞成外祖母的这种做法吗?为什么?5.课文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请找出原句,并体会它所体现的内容。小结:这篇自传体小说,通过“我”的体验与感受,表现外祖母这个人物形象,他富有活力,充满幽默感,对年幼的“我”关心备至,用平等、关爱的心态关注着我的成长,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与安慰,是“我”“最珍贵”的“终身朋友”。文章通过具体、细腻的描写,把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独具魅力。五.课堂检测1.“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外祖母说话好像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打进我的记忆里。(既然打破了牛奶瓶,为什么又要“我”小声说?作者把外祖母的话比作鲜花,表现了作者对外祖母怎样的感情?)2.她腰弯的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的也像这可爱的动物。(这一比喻句有什么作用,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3.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是什么力量竟然有如此巨大的魔力?)4.“一下子就牢牢的打进我的记忆里”一句中“打”字用的好不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