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学设计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3白杨教学设计第二篇:白杨教学设计第三篇:《白杨》教学设计及反思第四篇:白杨教学设计和反思第五篇:《白杨》教学设计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3白杨教学设计3白杨一、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课文,检查预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自学生字词,理解并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二、重点难点学生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三、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预习。2.有关作者及时代背景的资料四、教学课时第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出示彩图,揭示课题,释题。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课文的朗读。2.检查课后第四题词语的读音和意思。(三)教师范读课文。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1.学生继续自学课文,小组讨论交流。2.默读课文后分段,概括段意。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四)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描述白杨特点的句子,通过理解词语,体会白杨的特点。1.“茫茫”、“浑黄一体”结合录像画面理解。2.“卫士”在课文里指什么?为什么?导语: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铁路。读到这里,你觉得白杨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爸爸说的话?(赞美)(五)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第1、2题。六、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七、板书设计3白杨第一段(1-3)主要写大戈壁的铁路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第二段(4-15)讲的是“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第三段(16-17)讲的是“孩子们”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们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杨树。第四段(18)主要讲的是他们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八、教后反思上课教师:叶鑫上课日期:2020-2-253白杨一、教学内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爸爸要表白的心愿,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二、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三、教学准备有关大戈壁的资料介绍四、教学课时第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简介戈壁滩,丰富学生知识。(二)复习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学习目标:1.作者通过这些内容,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2.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在理解课文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体会。(三)在课文中找出爸爸介绍白杨的话,用直线划出来,理解爸爸的话。1.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中,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用....划出表示白杨特点的词语。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爸爸的话。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3.学生概括爸爸说的这段话的意思。体会爸爸的心。导语: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赞美白杨吗?(学生齐答)读句子理解,“表白”、“心”是什么意思?(四)自由读课文16.17自然段。1.用__划出孩子们知道的事情。思考孩子们还不知道哪些事情?(引导学生理解爸爸这样做的目的,来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2.爸爸的做法和白杨的特点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从爸爸的做法可以看出,爸爸具有怎样的精神?3.看板书小结。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五)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含着的意思。1.边听课文朗读边看录像,想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向老师提出来。2.质疑。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1)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谁?几棵小树指谁?(2)为什么爸爸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会浮起一丝微笑?3.引导学生体会爸爸的心愿: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4.看板书总结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