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分配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四位一体”的公式: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企业家的才能---利润2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1)是一种派生的需求deriveddemand是产品的需求而引起对生产要素的需求。1.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2)是一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任何生产都需要多种生产要素。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于消费者。是为了直接满足各种需要(直接效用)。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厂商。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利益。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引起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要素往往不是单独发生作用的。3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或边际生产力。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使用要素是为了生产产品,最终目的是实现最大利润。产品市场,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要素市场,这一原则仍然适用:边际成本(MarginalFactorCost)=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alueofMarginalProduct)。边际生产力: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或收益。43.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边际产量递减,所以,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XXPPXXDD完全竞争市场,要素边际收益取决于其价格水平5二、工资(W)理论1、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成反向变动。(1)需求:劳动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劳动的边际收益产量,即边际生产力。随着劳动雇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所以劳动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OWLD6(2)劳动的供给实际成本:维持本人及其家庭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费用以及教育费用。心理成本:补偿劳动者这种心理上负效用的费用。劳动是以牺牲闲暇的享受为代价的,会给劳动者心理上带来负效用。主要取决于劳动成本。包括两类:工人可以自由选择工作时间。随着工资的提高:替代效应。闲暇变得更贵,想用额外工作替代闲暇。希望工作更多的时间。收入效应。工资更高,收入更多。会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还想有更多的闲暇。哪种效应更加有力,这取决于个人。7劳动供给的特殊规律初期,工资增加,劳动会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工资高过一定限度,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不足以抵补劳动的负效用,劳动的供给量反而减少。8向后弯曲的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劳动供给曲线LLWWLL33LL22LL11WW33WW22WW11OOaabbccSSWLOSDEW0L0(3)劳动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工资水平92、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与就业量的决定工会的存在是:工会控制了工人,是劳动供给的垄断者。工会影响(提高)工资的三种方式WLOSD0E0W0L0D1W1E1L11)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工资,增加就业。增加劳动需求的方法增加出口,限制进口反对用机器替代工人,反对失业一人做的分给两个人机器设备代替劳动会导致: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102)减少对劳动的供给结果:工资上升,就业水平下降WLOS0DE0W0L0S1E1W1L1减少供给的方法强制退休;禁止使用童工;限制移民;减少工作时间。113)最低工资法工会迫使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最低工资,将工资维持在一定水平上。会出现失业。WLOSDEW0L0W1L1L2实际的工资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有的行业舒适、安静、安全、有趣,劳动者之间的工作效率的差别;劳动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对劳动者流动的限制、性别歧视等都是造成工资差别的因素。12三、利息理论1.时间偏好理论:人们喜爱现期消费,对未来难以预期。放弃现期消费应该得到利息作为报酬。2.迂回生产理论roundaboutproduction迂回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迂回生产的过程越长,生产效率越高。,从而带来利息。迂回生产理论——先生产生产资料,后用这些生产资料去生产消费品。现代生产的特点就在于迂回生产,但迂回生产的实现就必须有资本。这种由于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就是资本的净生产力。资本具有净生产力是资本能带来利息的根源。133.利率(i)的决定取决于对资本的需求与供给。资本需求曲线D(投资)与供给曲线S(储蓄)相交于E,决定:利息率水平为i0,资本量为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