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导体的电阻【学习目标】1.经历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的探究过程,体验运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体会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都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2.深化对电阻的认识,了解电阻定律,能用电阻定律来进行有关计算。3.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材料电阻率的介绍,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安全用电的意识。【学习重点】电阻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学习难点】电阻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自主学习导航】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1.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性关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改变它的电阻,这说明导体电阻跟它的有关;同是220V的灯泡,灯丝越粗用起来越亮,说明导体电阻跟它的有关;电线常用铜丝制造而不用铁丝,说明导体电阻跟它的有关.2.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探究方案一如图所示,a、b、c、d是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在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因素方面,我们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电阻的因素,即b、c、d跟a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b与a长度不同;c与a横截面积不同;d与a材料不同.图中四段导体是串联的,每段导体两端的与它们的成正比,因此,用电压表分别测量a、b、c、d两端的,就能知道它们的电阻之比.比较a、b的电阻之比与它们的之比;比较a、c的电阻之比与它们的之比;比较a、d的电阻是否相等.这样就可以得出长度、横截面积、这三个因素与电阻的关系.探究方案二逻辑推理法(1)分析导体的电阻与它的长度的关系一条长度为l,电阻为R的导体,可以看成是由n段长度同为l1、电阻同为R1的导体串联而成.因l=,R=,所以=.(2)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有n条导体,它们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都为S1,电阻同为R1.把他们紧紧地束在一起,组成一横截面积为S、电阻为R的导体.则R=,S=,所以=.二、导体的电阻1.电阻定律(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成正比,与它的成反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有关.(2)公式:R=ρ,式中ρ是比例系数,它与导体的有关,是表征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ρ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2.电阻率ρ1(1)单位:,符号:(2)变化规律:电阻率往往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3)应用:温度计、标准电阻等.【典例精析】一、电阻定律的理解例1.如图所示,P是一个表面镶有很薄电热膜的长陶瓷管,其长度为L,直径为D,镀膜的厚度为d,管两端有导电金属箍M、N.现把它接入电路中,测得它两端电压为U,通过它的电流为I,则金属膜的电阻为多少?镀膜材料电阻率为多少?例2.(单选)目前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很高,要求里面的各种电子元件都微型化,集成度越高,电子元件越微型化、越小.图中R1和R2是两个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2的尺寸远远小于R1的尺寸.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关于这两个导体的电阻R1、R2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R1>R2B.R1<R2C.R1=R2D.无法确定二、对电阻率、电阻的理解例3.(单选)关于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阻率ρ与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有关B.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很大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作电阻温度计例4.(单选)一只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121Ω,当这只灯泡停止发光一段时间后灯丝的电阻应是()A.大于121ΩB.小于121ΩC.等于121ΩD.无法判断【课堂达标检测】1.(电阻定律R=ρ的应用)(单选)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当其两端电压为U时,通过的电流为I,若将此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时,电流仍为I,导线两端所加的电压变为()A.U/2B.UC.2UD.4U2.(电阻率的理解)(单选)根据电阻定律,电阻率ρ=,对于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导线来说,它的电阻率()A.跟导线的电阻成正比B.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正比C.跟导线的长度成反比D.由所用金属材料本身性质决定3.(公式R=ρ的计算)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裸导线,若把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3倍,电阻变为原来的多少倍?若将它截成等长的三段再绞合成一根,它的电阻变为原来的多少?(设拉长与绞合时温度不变)2【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