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教案[授课时间]2012年9月27日[授课班级]初二xx班[授课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及活动的体验探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代沟,代沟的表现和形成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逆反心理的危害,同时让学生明白通过亲子双方的努力,代沟是可以填平的。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和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对代沟产生的原因的分析能力;对逆反心理的辨证分析能力,增强促进自我成长的责任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父母亲人的爱;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后悔和耻辱;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教学重点]正确看待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教学难点]代沟的产生及逆反心理的危害。[教学方法]采用情景设置法、合作讨论与探究、案例分析、阅读法等,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课后主要要求是践行。[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对联: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后,要带来欢乐引出问题:1、分析这幅对联所表达的含义;2、谈一谈,你和父母关系是否亲密无间,无话不说。是否感受到父母对你们的严要求?教师: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享受亲情、关爱、和欢乐,家是个乐园;化解不了与家人的矛盾和冲突,家就成了樊笼。我们要走进家人,学会沟通,化解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就可以迎来一个和睦、温暖的家,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讲授新课]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板书)一、成长也会有烦恼(板书)1、产生烦恼的原因(板书)根据教材P19文字材料请两个同学分别扮演孩子和母亲引出问题:为什么原来如此和谐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教师:(点评过渡)从学生角度讲:小时候由于对父母的崇拜,认为他们无所不能;进入到青春期,对父母逐渐有逆反心理;过来青春期,又客观看到父母的价值。从家长角度讲:对孩子的关爱之心没有改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孩子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特别嗦、唠叨。于是,孩子与父母就产生了矛盾。这说明两代啰人之间有代沟。大家谈:同学中有没有和材料中孩子类似的烦恼?生活中和父母还有哪些代沟呢?请举几例。(穿衣打扮、父母唠叨、业余爱好、零花钱消费,课外读物,交友、偷看日记等)2、产生代沟的原因(板书)设问:为什么我们和父母两代人之间会出现隔阂、产生代沟呢?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比较与父母间的差异,探讨造成两代人隔阂的原因,共同完成P20的表格。小组讨论的第一步,可以让学生找出与父母的差别;第二步,探讨这些差别会造成哪些交往中的障碍;第三步,让学生评价矛盾的性质(爱与期待中的矛盾),不能夸大这些矛盾;第四步,体会矛盾之中包含的父母的爱心和期待。父母我们生理上成人青春期心理上成熟渴望独立阅历上丰富小学、中学知识上良好教育或知识多有限思想方法上求稳、保守开放、创新、偏激行为方式上冷静、谨慎、恪守规则冒险、变化快、讲效率社会角色上多子女、学生、被监护人引出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与父母产生隔阂的具体原因有哪些?(联系实际)教师小结:通过大家填表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异就是产生隔阂、代沟的直接原因,而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种代际差异。由于与父母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经验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不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方面不可能完全相同,由此产生的需要及满足需要的方式、理想和追求也就不同。因此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就出现了诸多烦恼。其实望子成龙是我们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也正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教师:我们知道了代沟是导致我们与父母之间隔阂的之间和重要原因,那么代沟究竟会不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产生危害、产生怎样的危害呢?二、逆反心理有危害(板书)1、逆反心理的表现(板书)代沟,往往导致两代人在一些问题上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