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重阳节的传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3.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以前我们学习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现在哪位同学能背诵,并告诉大家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在民间流传着关于重阳节来历的美丽传说,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重阳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板书:重阳节的传说[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出新课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浓厚。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课,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2)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3)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4)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多读课文,教师在课上给足时间,每次读书应明确要求,注意读的质量。]三、指导认字和写字(1)屏显本课的生字。(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3)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交流“妻、拜、瓶、侵、袭”这5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4)学生练习写5个生字、3个词语;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四、语文实践活动:调查访问:家人、邻居是怎样过重阳节的?五、作业写生字抄词,熟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