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前互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请你来说一说,你从平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父母对你的爱。是啊,父母的爱就是这样的平凡、朴实、无私,这就是可贵的亲情。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1.出示:(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撕开夜幕,指引前进的航向;亲情,是冬日和煦的太阳,给人带来温暖……)(生齐读)2.1994年1月17日凌晨,一场巨大的地震侵袭了美国洛杉机,一座繁华的城市瞬间变成一片荒原。在这场地震中,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生齐读课题),相信学了本文以后,大家对这段文字,对亲情的可贵一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二、复习生字词,回顾课文主要内容1.出示生字词:(1)齐读(第一排),小组读(第二排),女生读(第三排),指名读(第四排);(2)重点讲解“爆”字。2.在这场地震中,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本文主要讲了在这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3.他们是怎样的一对父子呢?课文是怎么评价的?(板书:父子)(1)(指名说)(了不起的父与子)(板书:了不起)(2)出示最后一自然段(齐读)(3)为什么说他们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呢?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他们的了不起?(出示要求)下面,请同学们默看课文,用“——”画出写父亲了不起的句子,用“~~”画出写儿子了不起的句子。并在一旁做批注写出自己的1感受。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引导学生汇报,相机指导。(一)体会父亲的了不起:1.地震发生后,父亲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请找到相关句子。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1)此时,父亲的心情怎样?(急切)(2)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冲)(3)孩子,你抓住了“冲”这个描写父亲动作的词体会到了父亲急切的心情,孩子,你真了不起!那你能把父亲的急切读出来吗?(评价)(4)指导朗读:要想把父亲的急切读出来,语气就要略显紧急,再把冲这个字重读。(齐读)孩子们,要想把句子读得好,读得有感情,就要学会抓重点字或词,体会到人物的心情,就可以做到有感情诵读了。(再试试,齐读,评价)(5)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什么?(指名说)(父亲对儿子的担心和关爱)那请你把父亲的这份担心和关爱读出来(评价)(6)指导写作:在这里,作者描写父亲时抓住了他的什么进行描写。(动作)是的,作者抓住父亲的一个“冲”的动作,刻画出了他当时急切的心情,也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他对儿子的担心和关爱。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只要准确地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就可以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人物的形象。(板书:动作)2.当这位年轻的父亲冲到七岁儿子的教学楼前,看到的是一片废墟,此时的他——(引读)(1)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a.从父亲的大喊声,你体会到了什么?父亲失去儿子的悲痛之情。(指名说)b.请你读出来(评价)指导朗读:读的时候要大喊,语调悲伤,读出父亲的绝望。(男生齐读)c.指导写作:这里作者抓住了父亲的(语言)进行描写,写出了他极度悲伤绝望的心情。d.文章有多处抓住了父亲的语言进行描写:当好心人来劝他时,他诚恳地问道:——“谁愿意帮助我?”当消防队长阻挡他时,他恳切地问道:——“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当警察来劝阻他时,他渴求地问道:——“你是不是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