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学化学组田军[思考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测量要求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25.2g氯化钠B.用10mL量筒量取7.50mL稀硫酸C.实验室需要200mL0.2mol·L-1碳酸钠溶液,可用250mL容量瓶来配制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4.2[问题探究1]如何配制100mL0.100mol·L-1Na2CO3溶液?[思考2]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1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填代号)A.称取8g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C.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配制100mL0.100mol·L-1Na2CO3溶液的操作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装瓶,贴标签1.计算需要称量的碳酸钠的质量:配制100mL0.100mol·L-1Na2CO3溶液n(Na2CO3)=c(Na2CO3)×V=0.100mol·L-1×0.100L=0.0100molm(Na2CO3)=n(Na2CO3)×M(Na2CO3)=0.0100mol×106g·mol-1=1.06g2.称量注意事项:(1)调零(2)托盘上各放称量纸(3)左物右码(4)砝码从大到小取用(5)砝码回盒,游码归零3.溶解2.少量多次,每次加水20-30mL。注意事项:1.烧杯中溶解,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4.转移注意事项:容量瓶瓶颈较细,玻璃棒引流。两靠一不靠两靠一不靠引流5.洗涤注意事项:1、少量蒸馏水洗涤2~3次,洗涤液转移容量瓶中。2、洗涤完成之后,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6.定容加入蒸馏水,距刻度1~2cm,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思考:定容液面超过刻度线,怎么办?用胶头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取出吗?必须重新配制7.摇匀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思考:摇匀后液面低于刻线,能否补充水?不能。因为是部分溶液润湿瓶口损失所致。8.装瓶贴签容量瓶不能存放溶液,把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标签,标明溶液名称和浓度。[回顾反思]1.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并将洗涤后的溶液注入到容量瓶中?2.为什么要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定容?3.定容时俯视刻度对浓度有什么影响?平视俯视仰视[交流讨论]1.你按上述步骤配制的Na2CO3溶液的浓度是否为0.100mol·L-1,请说明理由?2.改用精度合格的天平,按上述步骤能否配制100mL0.100mol·L-1NaOH溶液?[思考3]所配溶液的精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物质性质、仪器精度、规范操作[知识小结1]定量化学实验的设计除了要遵循化学实验一般原则外,预计并防止影响测定(测量)精确度的各种情况,并根据精度要求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与选择,显得尤为重要。[问题探究2]为了测定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有人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用托盘天平称出装置的总质量(包括足量的稀盐酸)为ag,将质量为bg的金属镁样品放入稀盐酸中,立即塞紧瓶塞。完全反应后称出装置的总质量为cg,从而计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⑴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为:。⑵实验中无水CaCl2的作用:。⑶测定结果证明,误差大得不能使人接受。实验中产生了很大的误差的主要原因是:。⑷又有人吸取了上面实验设计的经验,利用下面的仪器(仪器组合),组装成一套装置,并顺利完成了测定:①应选用Ⅰ组中的(填字母,下同)和Ⅱ组中的相连接(导管的体积忽略)。选用Ⅰ组中的仪器的理由是②此人不再测定气体的质量而改为测定气体的体积,其原因是:。③应根据装置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称取多少金属镁。受仪器容积的限制,镁不能取用过多,但也不能过少,镁不能取用过少的原因是。④本实验中为了精确测定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需要记录的数据有哪些?。还应做的改进或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知识小结2]量气法为使气体体积更精确,注意的问题有:加入酸的体积问题反应放热使气体体积膨胀问题两端液柱高低不同引起内外气体压强不同问题导管中留有一定液体引起气体体积有误问题量器的精度问题装置是否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