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转型升级工作要点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之年,是我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之年,开好门,起好步,至关重要。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紧紧围绕“中华文化游”旅游主题年和市委市政府“三个年”活动,按照“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四区一市’”的总体要求,全面实施旅游经济强市战略,大力推进“1151”工程,转变发展方式,整合旅游资源,努力实施大战略,建设大平台,培育大市场,打响大品牌,构建大保障,实现大跨越,加快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度假中心和旅游目的地,为建设“富饶、秀美、宜居、乐活”的现代化生态型大城市作出贡献。二、主要目标20XX年,将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项目推进、市场运作”的理念,深度挖掘整合旅游资源,积极培育开发旅游市场,大力推进旅游品牌建设,实现旅游景区大提质、旅游环境大改善、旅游项目大推进、旅游营销大突破和旅游经济大跨越。全市旅游要完成接待国内游客3283万人次,同比增长15%;接待入境游客37万人次,同比增长15%;门票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3%。三、工作举措(一)大力实施资源整合工程,加快建设旅游提质转型体系要紧紧围绕深化“转型升级加速年”活动,突出乡村旅游、城市旅游、古镇旅游“三位一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推进旅游经济提质转型,加快提升旅游经济强市步伐。1.深化资源整合,优化产业结构(1)深化资源整合。继续提升市区旅游资源整合成效,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把中心城市建设新景观与市区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各县区和周边城市的旅游资源、景点景区以及第1页共15页市区五大旅游产品联动起来,把“吃住行游购娱”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各要素融合起来,积极实施整体推进战略,全力推进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一要推进资源整合。按照“三带十区”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加快整合提升古镇等全市以乡村旅游为主特色的十大旅游景区;积极培育南中高端休闲度假会议旅游、城郊乡村旅游、工贸购物旅游、城市水上旅游和文化体验旅游等市区城市旅游五大产品;着力打响古镇、莫干山风景区、国际茶文化和国际休闲度假四张国际旅游名片;二要推进要素整合。按照“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要素要求,实施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商品店和农家农庄等的全面联动战略,采取市场运作模式,加强旅游各要素之间的联动与合作,实现旅游要素一体化;三要推进品牌整合。进一步科学提炼全市旅游宣传主题形象口号,全市要打响“美丽乡村十姐妹、乡村旅游在”这一品牌,各县区要继续围绕“古镇、、竹乡、名山、湿地、古生态”的特色,形成自己特有的旅游产品品牌、各旅游景点也要有独具风格的旅游特色主题形象品牌。四要推进营销整合。推动政府、企业与市场营销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创新营销办法,扩大营销范围,注重营销实效,强化营销的有效整合,实现全市营销的一体化。(2)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产业间结构调整与产业内结构升级并重,优化旅游产业提升发展,形成“特色化、品牌化、融合型、生态型”的现代旅游业。一要做特乡村旅游。要把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旅游的重要品牌来抓。要使每个乡村旅游点都有自己的独特风韵,做到有特色、有吸引力、有知名度和国际国内影响力,真正打响我市“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这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互动的重大富民旅游品牌;二要深化城市旅游。以旅游度假区为主产品,将市区“五+1”景区和城市建设新景观等有机结合,以“五河十岸”整治工程、仁皇山、衣裳街开发等为契机,不断提升市区旅游产品,同时要推进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真正培育和打造好我市城市旅游产品和品牌;三要强化古镇旅游。以古镇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强化古镇营销和包装,真正打响“行遍江南九十九、不如走一走”和“江南第一古镇”品牌。同时,要认真运作好第2页共15页新市、孝丰、章村、善琏、荻港等具有古色古乡特色的旅游资源挖掘和开发,实施古镇文化旅游的整体包装和品牌打造;四要提升观光旅游。继续加大传统观光旅游景点景区和市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