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第十六中学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亳州市教育局、谯城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切实让信息化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二、主题内涵“一师一优课”中的“一师”指的是中小学的所有教师,是教师的全体,而不是一部分。“一师一优课”,就是要做到全体教师依托信息平台,每人上一堂自主设计教学问题有个性特色的优质公开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相整合的优质课)。利用省基础教育应用平台提供的“晒课”功能,组织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实名制网上“晒课”。“一课一名师”,是指有研究能力的教师,加强对教材的纵深探讨与研究,对某一课的问题设计与教学方法及信息手段实施高度融合,以达到名师的教学境界。三、活动范围及方式面向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计划设置的所有学科,所有专任教师。主要包括教师网上“晒课”、评选“优课”两个阶段。四、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组长:李景亮副组长:韩成让成员:鲁礼云、李连华、夏晓坤、于侠、白新、李富春、李铭栋、陈君、李慧荣、许灿、王玉娥。2.成立学科评委小组由分管校长、教务处人员、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各学科活动评委成员五、起止时间1、第一阶段:2014年10月8日---2014年10月30日,学校制定实施方案,全面落实“一师一优课”活动,全员参与、人人展示、活动覆盖全体教师和全部学科,从中评出中学语文组2人、小学语文组2人、中学数学组2人、小学数学组2人、英语组2人、艺体组3人(每学科最多1人)、常识组3人(每学科最多1人)参加第二轮活动-----“一课一名师”。2、第二阶段:2014年11月1日--2014年11月15日,启动学校“一课一名师”的活动,由教务处和教研组对每位教师进行磨课、研讨,然后录像,从中选出10名教师进行“晒课”。3、第三阶段:2014年11月15日----20日,上报学校活动情况,并推荐作品上报。六、奖励办法在第一阶段评选出的优秀教师学校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第三阶段评选出的校、区、市级“优课”的作者分别授予校、区、市级“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名师”称号。并在今后职称评审、评优晋级时优先考虑。七、内容要求教师所提交的网上“晒课”内容应包括一堂完整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所用课件及相关源(或资源链接)、课堂实录和评测练习等。内容须符合2011版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性,突出展现数字教育资源的课堂应用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有效解决教育教学的重难点等课堂教学内容。课堂实录(指教学过程视频)应展现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过程完整,画面清晰。建议进行适当的后期剪辑处理,在适当环节插入教学资源呈现画面,保证资源呈现画面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