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教科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7个会认的字,掌握11个会写的字。理解“炮火连天、兴高采烈、争先恐后、呼啸、盘旋“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继续培养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词语、句子及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在战争年代的艰苦条件下学生坚持学习的艰难和张指导员不怕牺牲、舍身护书的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学重点:了解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教学难点: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师教学活动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每当新学期来临,每当我们手捧崭新的课本,你们的心情一定是既兴奋又激动。是啊,一本本教科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知识。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在险恶的战争环境里,要想得到一本教科书又谈何容易?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0课“珍贵的教科书”(板书课题)。学生学习活动学生齐读课题二、释题质疑。师: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回答:(1)为什么称教科书是珍贵的?(2)文章讲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三、介绍时代背景师:第一个问题留给同学们学完课文后回答,第二个问题老师来介绍一下:课文记叙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党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毅然于三月中旬放弃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战场上消灭了蒋军十多万。延安小学的转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队猖狂进攻的时候,所以当时环境十分险恶。就是在这种险恶的条件下,延安小学的学生仍然坚持学习。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献身,张指导员是怎样用他的生命和鲜血换来那些珍贵的教科书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生认真倾听,并可以补充。四、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指名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哪几部分内容?4.教师总结。盼书——取书——护书——激励前进(板书)生自渎指名读,生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第二课时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读了一个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在战争环境中的感人故事,它就是——《珍贵的教科书》。按照故事发生发展的顺序写了哪几部分?为什么教科书如此珍贵?教科书到底珍贵在哪里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生答二、激发情感,突破难点1、师:最打动你的是哪句话?师:“完整无缺”是什么意思?师:可见,在危险出现的时候,张指导员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想到的只是保护那捆教科书,在他看来,书比他的生命更宝贵。2.师:不就是一捆书吗?难道这捆书真的比生命还重要吗?让我们在从课文中找一找答案。师:什么叫“渴望“?(急切、迫切地希望)为什么孩子们那样渴望有书呢?“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师:你从“最困难“中体会到什么?师: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啊!”师:是啊,书在学生们的心里是那样珍贵,他们坚持学习,多么渴望拥有一本教科书。(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能反映书的珍贵?你体会到了什么?师:这书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多么珍贵啊!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表明教科书珍贵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齐读9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边听边思考:哪句话最能表达延安小学的同学们盼书的心情?学生交流。齐读,体会感情。你再来读一读。(3)师:孩子们对书是这么的渴望,想象一下,当张指导员告诉他们有书的消息,他们会怎样?师:谁来说说你对“兴高采烈、振奋人心、争先恐后”的理解,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用“~~~~”划出反映同学们心情的句子。学生自渎2-6自然段,自由谈感受。三、再读重点段,感受珍贵的“激励”1、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8、9、10自然段,一起感受那感人的一幕,边读边想象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情景。思考:(1)“我”醒来以后看到了什么?(2)张指导员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时最惦记的是什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2、通过反复朗读指导员的话,体会省略号的用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