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人行经济类主观题总结答: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原凯恩斯主义的传导机制理论在解释货币政策变动对于经济影响的强度、时间和构成方面存在着不足,他们提出了信贷传导机制理论。信贷传导机制理论的建立有三个必要条件:第一,至少在一些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公司向银行的贷款与其他形式的公司债务并不是完全替代关系,在公司的贷款供给减少时,它不能完全通过向公众发行债券来弥补贷款的减少。第二,当货币政策改变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时,必然会影响到银行贷款的供给。第三,假定经济体系存在某种形式的不完全价格调整,从而使得货币政策的影响是非中性,即可以引起实际变量的变化,对实质经济产生有效的影响。在这三个条件的基础上,信贷传导机制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有关货币、债券和贷款三种资产组合的模型,并且在债券和贷款之间不存在完全替代关系。信贷传导机制说认为,由于不对称信息和其他摩擦因素的存在,干扰了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出现了外部筹资的资金成本(如发行债券等)与内部筹资的机会成本之间裂痕加大的情况。这种裂痕被新凯恩斯主义称作“外在融资溢价”,它代表净损失成本。影响外在融资溢价的因素包括贷款人评估,监视和筹集资金的预期成本,以及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借款人对他的未来前景比贷款人拥有更多的信息等。按照信贷传导机制说,货币政策不仅影响到一般利率水平,而且还影响到外在融资溢价的大小。外在融资溢价的变化比单独利率变化能够更好地解释货币政策效应的强度、时间和构成。新凯恩斯主义认为,有两个渠道可以解释货币政策行为与外在融资溢价之间的联系:1.资产负债渠道当借款人所面临的外在融资溢价取决于借款人金融地位时,货币政策就可以通过资产负债渠道进行传导。由于借款人的金第1页共29页融地位影响到他的外在融资溢价,因此也影响到他面临的借贷条件,进而影响到他的投资和生产。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不仅影响到市场利率,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借款人金融地位时,就出现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渠道。2.银行借贷渠道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认为,货币政策除了对借款人资产负债的影响外,还会通过商业银行贷款的供给来影响外在融资溢价。由于在大多数国家,银行贷款是借款人的主要资金来源,如果出于某种原因导致银行贷款的供给减少,就会使许多依赖于银行贷款的借款人,特别是中小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去寻找新的资金来源,因此,银行贷款的减少将增加外在融资溢价和减少实质经济活动。当中央银行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后,例如,采用公开市场业务减少商业银行的头寸,使商业银行可供贷款的资金数量下降,就会限制银行贷款的供给,通过银行借贷渠道使企业减少投资,收缩生产,减少雇员,产生经济紧缩的效应。他们通过对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在80年代后货币需求越来越不稳定和银行贷款占主要外部资金来源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非常明显。2.简述人民币汇改重启的影响。(答案版本一来自郎咸平教授观点,答案版本二来自中国外汇网)版本一答。首先,汇改重启是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做出的自主决定。考虑到近期欧元的剧烈波动,以及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比较明显的下降,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已缺乏显著的趋势性升值空间,重启人民币汇改的时机已然成熟。可以预期,未来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仍将在强调“主动、可控、渐进”三性的框架下进行。其次,人民币汇改重启不是人民币汇率将大幅重估,而是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有利于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汇价水平。第三,此次汇改重启的重点在于,人民币汇率将更具弹性。尽管每日汇率波动区间没有进一步放宽,仍维系在正负0.5%,但未来在0.5%的区间内,一方面人民第2页共29页币继续跟随美元波动,但幅度较以前更具弹性;另一方面,浮动是双向浮动,不等于单边升值,这有助于帮助中国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最后,汇改重启表明中国政府对全球经济复苏更具信心,且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调节全球需求方面更加积极主动。人民币汇改重启无论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是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