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做人之本》教学设计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诚信是做人之本,是社会发展之基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做到讲诚信,不做任何有失诚信的事。能力目标:进一步增加区分诚信与虚伪的能力,初步培养正确表达诚信的能力。知识目标:理解“诚信”的含义;了解诚信是做人之本,是社会发展之基,把握讲诚信的价值和不讲诚信的危害;知道诚信的来源;掌握正确表达诚信的方式方法。【教学重点】认识诚信,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怎样把诚信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法、模拟情境体验、感受。【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安排学生表演小品、搜集诚信格言、诚信小故事等。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搜集诚信格言、诚信小故事等,由两名学生表演书中的寓言故事另两名学生表演现实生活中的不诚信表现、调查学校生活中有哪些不诚信的行为、制作自己的诚信档案。【教学方法】情境体验、设疑解疑、讨论反思法【教学过程】视频:欣赏《八荣八耻》。一、导入新课:胡锦涛主席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提出了“八荣八耻”,其中有“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有“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今天我们就有学习第六课《人之根本》。《诚信是做人之根本》,了解诚信为什么是人之根本,社会之根基。二、学习新课◆说一说:师:诚信,从古到今,数不胜数,你能说出一些关于诚信的故事吗?学生回答。观看诚信的故事图片。“曾子杀猪立信”;“商鞅立木取信”;海尔总裁砸冰箱诚信经营;广东省体彩中心林海燕姑娘在巨额的金钱面前毫不动心……◆谈体验与感受。师:从以上诚信的事例中同学们有什么启示与感受?生: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之根本,就是诚信。不讲诚信,人无法安身,没有诚信,社会无法正常运转。(板书)师:什么是诚信?生: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即言行与内心一致,说话算数,言而有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板书)◆阅读课文中“诚信是桨”的“细细品味”思考:1、假如你很富有,有七件行囊:金钱、荣誉、机敏、健康、诚信、美貌、才学,但你却搭上了一只危险的船,遇上了风浪,你将舍弃哪件行囊呢?并说明理由。生回略。2、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敏相跟……但失去了诚信呢?生:失去了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欣赏P61面漫画。小讨论:你愿意和冬林做朋友吗?为什么?学生:不愿意。他在金钱、时间、纪律、交往等方面不讲诚信。师:我们身边有哪些不诚信的行为?生: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有考试作弊、借东西不还、抄袭作业、说谎欺骗……在社会中有尔虞我诈、背信弃义,缺斤少两、参假使假、拖欠工资、假冒伪劣、虚假广告……师:不讲诚信对我们有什么危害?生:孔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一个人失去了诚信,他的行为将处处受到阻碍、抵制,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将妨碍自己的发展。”(板书)◆“阅读感悟”p63页《一诺千金》。思考:1、你能体会他们各自“惊喜”和“快活”的心情及原因吗?生:“我”信任那位男生,他诚实守信。2、如果那夜那位男孩没有将钱送来,他们又会是怎样的心情?“我”以后还会信任他吗?为什么?生:“我”肯定会责怪自己,怨恨他不守信用。肯定不会相信他,他欺骗了自己。有这样的经历会影响自己对别人的信任。◆欣赏《国王与花种》一位国王要选择继承人,于是发给国中每个孩子一粒花种,约好谁能种出最美丽的花就将被选为未来的国王。当评选时间到来时,绝大多数孩子都端着美丽的鲜花前来参选,只有一个叫杨平的端着空无一物的花盆前来,最后他却被选中了。因为孩子们得到的花种都已经被蒸过,根本不会发芽。这次测试不是为了发现最好的花匠,而是选出最诚实的孩子。师:①为什么没有种出美丽花朵的孩子却继承了王位?②通过这个故事你获得了什么启示?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