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摘要:本文分析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大思政视角探索培养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长效机制,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实践锻炼、业务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等途径,建设一支政治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好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关键词:思想政治;高校;教育;队伍建设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9-0052-02xxx总书记在2020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明确提出“要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1],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水平,该讲话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要解决的事情是要回答好“三道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1],而回答好这三个问题的前提是建设一支政治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好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一、存在的问题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没有形成体系。现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采取专兼结合,专职为主的体制建立的。专职人员包括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思想政治专业教师、院(系)书记、学生工作部(处)工作人员、团总支书记、专职辅导员等,兼职人员是指导师或班主任等[2]。表面上看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很多,但是缺少体系层次建设,专兼职人员各忙各的,缺少沟通交流,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已经不符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发展的需要。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水平良莠不齐。很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一边从事专业教学、科研工作,一边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存在重业务、轻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基层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另外,一些年轻思政工作人员对怎样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抓好学生的队伍建设思路不清、工作不力,核心、纽带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有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些高校的学生支部书记是学生中优秀的党员兼职,不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导致部分学生思想不稳定,纪律涣散,学风浮躁等。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要构建大思政视角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长效培养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列入高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重点培养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带头人,建设一支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专家队伍。二、队伍建设高校思政政治工作队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为党政和共青团干部、专职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多支队伍齐抓共管的局面。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牵扯到高校的方方面面,从党建到团建,从专职教师到专业教师。这就需要我们要进一步理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结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多渠道、全覆盖的大思政格局。1.党政干部和团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团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带头作用,对于党政和团干部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充分发挥各级党、团组织的重要作用。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具有个性张扬、求知欲强、多样成长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要特别注意把德才兼备、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和优秀毕业生选拔到党团(基层党支部书记,共青团支部书记等)的工作岗位上来,发挥年轻干部的特点,创新方式方法,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2.思想政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专业教师聘用的首要标准必须是政治立场正确,同时具备高尚师德,理论功底扎实。根据专业特点,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分为思政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这两类人才也不能完全切割,应支持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3.辅导员、班主任等队伍建设。辅导员的配备应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根据学校规模每个院的每个年级都要设置至少一名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同时配备一名班主任。由于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与生俱来的亲密感,对于专职辅导员除了专业技能要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