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科研基本要求一、围绕一个中心“少教多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探索二、突出两个重点1.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科研研究力度,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探索和研究。2.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三、开展三项活动1.组织开展研讨课、教研课、观摩课、优质课活动。2.开展“少教多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教师的教研成果参赛活动和学生的征文活动。3.开展好教科研交流活动。四教科研常规要求1、定内容: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科目自学各科新课程标准和相关理念,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教改前沿的理论文章,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以科研促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促改革,以改革求发展”的教科研整体格局和氛围。2、定时间:除了学校统一安排的理论学习时间外,每一位教师自己每周或两周安排1—2小时的理论学习时间。做好学习笔记。3、定要求:经常撰写教育教学随笔、杂谈,写好教师“四个一”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必完成一到两篇有质量的文章,并积极组织投稿,力争文章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4、定交流:每个学年组每学期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学校开展读书笔记展览活动,学校将组织关于新课程理念的专题理论学习交流会。5、加强学习研究。(1)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教研组。以年级为单位成立教研组,各组长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组、本学科的特点,制订教研活动计划。(2)、集体备课要求做到四定制度,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3)、记录制度,每次活动由组长记录在案。(4)、领导参与制度,教研组活动通知领导参与活动。(5)、学校对各组活动实施评价,与业绩挂钩。(6)、每任课教师必须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备教学方法,备作业设计:备命题测试。为了便于检查,每次活动时请各组认真做好活动记录。继续举行校级研究课、赛课活动。凡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都必须上研究课,并积极鼓励三十五岁以上的教师参与此项活动。青年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上研究课,在年级组里先研究再上课,上课后,再反思,落实行动研究。(2)抓学生作业质量。要求老师作业布置精当,批改及时、认真,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低年级:①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保持书簿整洁。②思想集中,独立、按时完成。③初步养成又快又好的作业习惯。④错了能订正的习惯。中年级:①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保持书簿整洁。②思想集中,独立、按时完成。③养成又快又好的作业习惯。④做完后,自己检查。⑤错了能及时订正的好习惯。高年级:①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保持书簿整洁。②思想集中,独立、按时完成。③养成又快又好的作业习惯。④做完后,自己检查。⑤错了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订正四、听课制度1、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主抓领导听课不少于30节。听课教师要做好听课及评课记录,听课记录本由教导处统一发放3、校领导可随机进课堂听课,任何教师不得拒绝听课。4、每次上课后,教研组组织听课教师对上课教师进行评课,并把评课要点记录在评课本上。5、每位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完成学校规定的次数,严禁抄听课记录,一经发现本学期视无听课论处。教师们积极参教科研活动,才更能有效更新自身教育观念,提升教学能力,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从“成事”中“成人”,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成就自己的教育人生,成为莫旗教坛上的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