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中学,在学中“悟”《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唐莉华(一)、说教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第3小节内容。教材首先呈现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用量一量,算一算,为基本学习策略的学习场景,得出初步结论——即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随后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解决数学问题。⑴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分两个阶段分层写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①第二学段“几何图形”第七条中说: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②在第三学段,“空间与图形”第4条第3点中说“利用同位角相等、对顶角相等的基本事实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课是安排在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问题的基础。⑵说学情1、四年的学生已经有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或技能)基础。①知道锐角、直角、平角的概念,会度量角的度数。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掌握了他们的特点。③学习了三角形的特点及其分类。2、学生的起点。有少部分学生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但可能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测量,剪、折等方法,探究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2、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3、积累一些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索与体验,渗透“转化”、“变中找不变”的数学思想。体验验证的严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4)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2、教学难点:如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三)、说教法学法新课程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为了使学生在整个探索活动中积极有效地自主探索。我设计有独立活动,小组活动。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测量、剪拼、折拼等方法验证----总结的过程,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本节课主要教法:(1)、游戏引入法:猜角(2)、质疑引题法:一个三角形中可能有2个直角吗?(2)、动手验证法: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3)、实践转化法:引导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转化成一个平角;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折成一个平角。(4)、观察比较法:引导学生量,剪、折等验证结果中观察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度和等于180°,渗透“变中找不变”的数学思想。从引导学生的探究中完成归纳推理过程。例如: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分一分等方法,完成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5)、归纳迁移法:引导学生在归纳推理的基础上实现知识迁移。例如:当学生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之后,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进一步探究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的内角和。本节课主要学法:(1)自主探究法:自己动手量一量角的度数,计算内角和。(2)小组合作法:小组合作剪拼、折拼。(四)、说教学流程“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在整个教学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定为引人——验证——深化——应用四个活动环节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问题的思考过程,积累数学经验。1、游戏导入:力求在很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控究欲望和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2、验证(自主探索):①量一量:量一量三角形各角度数,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②剪一剪: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成平角,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③折一折: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向内折一折,折拼成一个平角,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3、深化①拼三角形:把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使学生发现大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②拼长方形,把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使学生发现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2=360°。③求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