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阅读课型的方法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阅读课型研究的目的。阅读课型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因此,研究阅读方法,构建阅读课型的方法体系,是阅读课型研究的主要内容。而语文的阅读方法,我们所见到的介绍大多是精读、略读、跳读、速读、浏览、检索等等,这些基于个体获取信息的角度而设定的阅读方法,不是我们所说的教学阅读方法。这些阅读方法,没有包含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教学活动,用于阅读教学有所不足。由于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缺失,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由于学生没有掌握阅读方法,也就很难从阅读中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东西。针对这种现状,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初步构建了朗读、背读、说读、议读、疑读、析读、抄读、写读、赏读、演读等十种基本阅读方法。1.朗读:用朗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于朗读中体会课文的精妙之处,并在朗读中进行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朗读技能的训练和普通话的训练。用朗读知识作为先导,通过指导朗读,学习课文。例如:这个词为什么要读重音?由读准重音的理由谈对词语的理解。这句话为什么要用高昂的语调?由把握语调谈对句子的理解。这段话为什么要用快速朗读?由语速的运用谈对内容的理解。对一些诗歌及比较优美的散文,采用朗读为主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情感的感悟和把握。2.背读:用背诵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第三步:读课文,测背诵效果。要求在朗读中注意句子的语调、轻重读等语音现象,增强诵读节奏,提高背诵效果。要求在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用适用的方法背诵,提高背诵速度,增强学习效果。通过指导背诵,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3.说读:用边读边说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通过“读”和“说”,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说话能力、概括能力。“读”,要读全文,读重点段落、句子。“说”,要按要求说课文的内容、句子、特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充分活动。不要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悟。同时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读”和“说”作精要的点评指导。4.议读:用议论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议读,就是议论式的阅读,是在系列问题导引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生生、师生的讨论为主要教学推进手段。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品质,使学生在自读准备和讨论(议论、辩论)的活动中,养成一种与他人合作读书的习惯,使学生不仅敢于补充修正别人的意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同时又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它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精神等。它有助于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活。要求教师准备好有意义的讨论话题。教师要多引发学生热烈的争论,深入地思考。学生拿着书争论,援引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这种竞赛的氛围中,天才才能得到发挥,集体的智力变得丰富多彩,也会促使差生跃跃欲试。5.疑读:用质疑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疑读课型中的“疑”,即质疑。着力于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喜欢读书生疑、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敢提问、会提问的品质。将“质疑”引入课堂,还学生提问的权利,并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培养提问意识,让学生乐问;教给提问方法,让学生会问;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质疑热情,形成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6.析读:用分析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析读课型中的“析”,即分析,对课文的分析,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行文思路、语言文字的分析、鉴赏。通过对课文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弄懂作者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让学生理解这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知道怎样才能这样。7.抄读:用摘抄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阅读课文,摘抄精彩的句子、语段,并熟读成诵,加强语言材料积累。让学生在摘抄、背诵精彩句段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