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德育思想的中职德育价值评估启示摘要:毛泽东是新中国学校德育思想的开拓者,其德育思想的一系列理论见的,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奠定了新中国学校教育德育评估的理论基础;时过境迁,重温其全面发展、以德为本,政治为基、从小抓起,能耐艰苦、艰苦创业,不惟学历、勇于实践,正视差异、区别对待,不要照抄、批判吸收等思想,对当下中职德育价值评估,仍具多重启示。关键词:毛泽东德育思想中职德育价值评估启示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20)05(b)-0219-01开国领袖毛泽东是新中国学校德育思想的开拓者,其德育思想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为传承中化民族传统美德、创新新中国德育理念,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奠定了学校德育价值评估理论,其德育思想之于当下中职德育价值评估,仍熠熠生辉、启示颇多。1政治为基,从小抓起的德育思想。“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人的理想与品德,贵在从小培养。1957年2月毛泽东在谈及政治思想之于青年人的重要意义时说:“在一些人的眼中,好像什么政治,什么祖国的前途、人类的理想,都没有关心的必要。好像马克思主义行时了一阵,现在就不那么行时了。针对着这种情况,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策无它,“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对此,xxx曾言:“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反思中职学校政治教育现存的“非主课、走过程、单打一”现象,不妨重归“政治为基、从小抓起、人人有责”。2能耐艰苦,艰苦创业的职业品德。苦奋斗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新中国学校德育之基。1947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年3月,为粉碎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延安行知中学师生奉命组建一所军队医院,任弼时的女儿任远志、习仲勋的妹妹习仲英等学生,皆以普通战士的身份,在炮火中舍生忘死、救死扶伤。建国后,这一光荣传统融入职业品德教育。1957年3月7日,毛泽东《在普通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学校要进行艰苦创业的教育,学生要能耐艰苦,要能白手起家。”“社会主义是艰苦的事业,我们以后对工人、农民、士兵、学生都应该宣传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强调,“教育部应当编写一些课文,专门论述艰苦奋斗的,从小学到大学都要讲。”遗憾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能耐艰苦、艰苦创业的职业品德,对于许多中职生来说,可谓渐行渐远;但惟其如此,方显弥足珍贵。3不惟学历,勇于实践的德行思想。毋庸讳言,相当比例的中职生对所择学校心存纠结,与考入重点学校的同学相比,总觉得矮人一头;实则,大可不必。1939年8月29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小学教员暑期训练班毕业典礼上,在讲述《抗战教育的地位和边区小学教员的学习问题》时说:“世界上在工作中学习的人多得很,而且很多都是杰出人物。有的连小学也没有进过,比方世界闻名的大文豪高尔基,他小学、中学都没有进过,更谈不上进大学,就是在社会上做事,在工作中学习的,成了世界著名的文学家。”在谈及学历与实践孰更重要时,毛泽东坦言:“我在学校里,虽然也学到一些三民主义,但是大部分是在学校外面学的;至于马克思主义,那更不必说了,完全是在学校门外学到的。”毛泽东的亲历,印证:不惟学历、勇于实践,尤其是走出校门后的自学,远超于短期校内所得、所悟。4正视差异,区别对待的施教思想。中职学校的教师、家长及学生,如何认识考试与差异?看似简单,实则是唯物史观的具体考量。对此,毛泽东曾言:“考试是检査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还须“认真研究、试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完善起来。对于没有考好的学生,要鼓励和帮助他们继续努力,不要因此造成不必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