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播种爱李先启多年来,我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基础,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的不断优化与提升。10多年来,我带领我的团队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目前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的,以核心价值观、办学思想与办学模式为内核的具有“南山实验学校”特征的学校文化体系。先进的学校文化已成为支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支持力。一、建立了科学系统的理念文化经过10多年的学校文化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全校师生认同并自觉遵循的“理念文化”。(一)培养目标及办学指导思想1.培养总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特区现代中国人“做人”就是培养学生必须要具有人类所共有的美德,做一个热爱祖国、自律坚毅、勤奋勇敢、文明善良、诚实守信的人。“做中国人”就是要做一个热爱祖国,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做特区现代中国人”就是要做一个有现代意识,人文精神,环保意识,沟通合作能力,国际礼仪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面向世界的人。2.办学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突出个性,培养能力“面向全体”即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全面发展”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突出个性”即承认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发掘潜能,培养特长,为满足未来社会对多层次、多规格、多门类人才的需求奠基,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培养能力”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二)核心办学理念:教育就是播种爱我提出的核心办学理念“教育就是播种爱”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理念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学生。教会学生“爱人”、“爱大自然”、“爱学习”、“爱生命”、“爱梦想”、“爱真、爱善、爱美”。我理解的教育,应该是在孩子的心灵播下这“8颗爱的种子”,让爱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第二部分对老师,就是要“热爱每一个学生,会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爱”。“爱人”——是做人的核心,就是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同学,爱老师,爱邻居,爱伙伴,爱所有的一切人。儒家最核心最精髓的思想可高度概括为两个字:“仁”,“恕”。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者爱人”跟我们所说的爱人是一致的。“爱人”是学校应当在孩子心灵中根植的最基本的信仰。我们再也不能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去划分人群、贴上标签:哪些人可爱,哪些人不可爱。“没有一种教育是成心要让人学坏的,但有些教育的结果使很多人变坏了,这是一个事实。教育不是让人学会爱,而是要让人学会恨,对待敌人就要像秋风扫落叶那样残酷无情。西方教育的核心是博爱,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是仁爱,但到了后来,这些都不要了。”?这是学者谢泳先生在《南方周末》一篇文章上的一段话。我七岁上小学,经中学、大学,又历任教师、校长亲自见证中国50多年来教育的剧烈演变,这一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其结果又是触目惊心的。“爱大自然”——就是要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大自然、进而爱祖国。中小学德育最基本的内容第一个是爱国主义,第二个就是接受人类文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我们经常向学生讲爱国主义,关于祖国、国家这些概念,对学生来讲是比较空泛的。在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在大量阅读了解祖国的历史、人文、地理之后,“爱祖国”的感情才会更具体更丰满。“爱祖国”实际上是从爱家庭开始的,爱自己的家、学校、家乡,扩展开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把爱的对象具象化,构成爱的最基本的元素。“爱大自然”还有一层含义:就是爱护、保护自然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庄子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建设和谐的社会,就是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爱学习”——就是要教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