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宽容与赏识—给后进生插上腾飞的翅膀贵州省仁怀市五马小学梅朝琴我是一位农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工作中有收获也有缺憾,收获的是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缺憾的是后进生的转化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成了令我最头疼的难题,一直困扰着我。在历年的教学中,面对一批又一批的后进生,我曾经无数次满腔热情地关心、辅导、表扬、鼓励,目的是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转化他们,但最终还是收效甚微。我迷茫了,在心里暗暗抱怨,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可我又不甘心,后来我有幸接触了“赏识教育”这种家庭教育理念,周弘老师说:“农民种庄稼,庄家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家,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孩子学习不好时,家长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这话给了我深刻的触动,是呀,为什么在转化后进生屡遭失败的过程中,我不好好反省自己,老抱怨学生呢?反思自我,我发现自己这些年来一些转变后进生的方法,在某个时期停留在某个水平,没有长进,而且特别缺乏赏识的智慧,难怪效果不好。“好学生是夸出来的。”那么如何去夸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学会宽容与赏识,从改变自己做起,给后进生插上腾飞的翅膀!一、用师爱去感化学生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们,在课内与课外我经常和同学们交流,了解后进生们学习上的困惑与难点,帮助改正不好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对取得进步的同学给予表扬;对暂时没有取得进步的同学,抱着不放弃的信念,给予鼓励,并合理安排时间,一对一的辅导。我相信,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他也有想取得进步的心理,只要我时时以师爱激励学生,以信赖赢得学生,与学生坦诚相待、平等相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增强,求异思维会被大大激活,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驱使自己在快乐中主动求知,积极思维,改正错误,享受成功的快乐。二、改变态度,学会宽容与赏识要转变后进生,教师要首先从改变自己做起,学会宽容与赏识,用放大镜去发现差生的优点,真心实意地给予表扬,而不要用一些大话、空话、套话去应付,要让学生看到老师的真诚;要学会等待,不要急于求成,因为好的习惯养成需要一个过程,成绩的提高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要学会纵向比较,看到其微小的进步。从他感兴趣的事情入手,从容易的事情做起,让他看到自己的能力,体验到“我能行”的快感;为他提供支持,帮他设计切实可行的计划,并督促实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班的杨红性格内向,每次数学考试都是几分,很多字都不认识,三年级的学生,还不如一年级学生的水平,上课时管不住自己,好动、影响同桌的学习,为此没少挨批评,每次只管几分钟,一会儿又犯了,很让人头疼。我下决心要转变方式拯救他,一天课间我叫住他问:“杨红你今天穿的衣服真干净,谁给你洗的?”他自豪地说“自己洗的”我找到了夸他的机会,“你真了不起呀!这么小就会洗衣服,老师像你这么小的时候还不会洗呢!”他得意地抿1嘴笑了。我趁机问:“你想不想把学习搞好?”他小声说:“想”。我说:“老师相信你说的是真话,从今天起,不懂的就来问我或同学好吗?”说着我伸出了右手小指,示意他和我拉勾,他的小手指和我的小手指紧紧勾在一起,我想那一刹那,他的心灵一定会受到很大的触动,我接着鼓励说:“其实你很聪明,只是以前你没有把心放在学习上,只要你从现在起,上课专心听讲,课后从最简单的学起,你就会每天都有收获的,今天我们刚学了长方形的周长,你把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读几遍,肯定一会儿就背得了,想不想证明一下自己?现在我和你一起学好吗?”我陪他读了两遍后,他基本上能读但不流利,这时上课时间到了,班长叫了“起立”,他一边站起来,一边还用手指着书一字一句地读,那个认真劲真让我感动!我对全班同学说:“此刻我们班有一个同学特别认真,起立的这会儿功夫都还在争分夺秒的读书,大家猜猜是谁?”全班同学顺着我的眼光看过去,异口同声地说:“杨红”我接着说:“杨红基础虽差,但他有一颗渴求知识的心,希望同学们以后多多帮助他,让他和你们一起进步好,好吗?”“好”全班同学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