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次走进第14课,齐读课题。2.这句话是谁说的?(萨沙)那在萨沙的眼里,还有谁比他更弱小呢?二、对比雨前雨后的蔷薇(一)雨前的蔷薇1.这是一朵怎样的蔷薇花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两处描写蔷薇花的句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用“——”划下来。2.谁愿意读一读课文第一处描写蔷薇花的句子?出示: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交流。(评价:粉红粉红的蔷薇花在浓绿的映衬下光彩夺目,用哪个词形容恰当?(鲜艳夺目)3.想不想看看鲜艳夺目的蔷薇花?(出示课件)谁来读一读,读出蔷薇花的鲜艳夺目?(评价:读得很美)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眼前的蔷薇花?(美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蔷薇花的美丽。(生齐读)(二)雨后的蔷薇1.正当大家沉浸在美丽的景色中,突然,雷声大作,大雨倾盆而下,谁来读一读雨中蔷薇花的句子?出示: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2.怎样的雨是“滂沱大雨”?这小节中还有哪个词与它意思相近?(大雨如注)你还能写出几个形容雨大的词语?这样的雨多见于什么季节?(评价:是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学会积累词语。)3.在大雨的袭击下,你感觉这些蔷薇花怎么样?(可怜、无助)请你读出来。(指名读)多么需要帮助的花啊!(生齐读)(三)萨沙保护蔷薇花1.瞧,雨中悲凉无助的蔷薇花与前文美丽盛开的蔷薇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在请女同学读第一段话,男同学读第二段话。引读:多么美丽动人的蔷薇花啊!(女生读)多么悲凉无助的蔷薇花啊!(男生读)2.过渡:是啊,刚刚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美丽花朵,转眼间就被无情的风雨吹打着,看着它在雨中受到摧残,如果你在它身边,你会怎么做?(评价: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花儿一定会感激你的。)3.看看萨沙是怎么做的呢?出示: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同学们,在读这句话时,请注意这几个动词“朝、走、掀、盖”,从这几个动作中,可以看出萨沙对待蔷薇花是怎样的?(评价:萨沙是多么关心蔷薇花啊,谁来读。蔷薇花是那么柔弱,一定要小心哦,谁再来读。)4.我们一起来轻轻爱护它。(齐读)三、萨沙一家的行为1.在大雨到来之时,萨沙的父母是怎样保护萨沙的呢?出示: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沙。2.年幼的萨沙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这样做,于是就有了萨沙和妈妈一段对话。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三至八自然段,重点读读妈妈的两句话。3.同学们,妈妈的两句话读懂了吗?A.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句,出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1)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让我们看看萨沙是怎么问的?出示:萨沙问道:“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谁来读一读。2)“干吗”这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为什么)3)谁能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把妈妈的话换个说法?(因为你是我们家中最弱小的,所以我要保护你,把雨衣让给你呀!)这句话暗示了什么?小结:是啊,在爸爸妈妈眼里,萨沙是弱小的,所以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了萨沙。爸爸妈妈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引读——“每个人……”)板书: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4)其实,前文递让雨衣的情节就已做了暗示。你们有没有发现,雨衣的传递过程中跳过了一个人?谁?(托利亚)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妈妈为什么没有将雨衣传给托利亚,而是传给了萨沙?)(你真会读书,读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托利亚生气了吗?你从哪儿发现的?(书中的插图,托利亚微笑。)她的微笑说明了什么?(她也认为萨沙是最弱小的,需要保护,在潜移默化中她学会了“关爱”)(插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课文以外的信息,所以读书不能忽视插图。)5)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却又把雨衣让给了萨沙。读读递让雨衣那一句话,看看从什么地方能看出爸爸妈妈已经将保护弱小当成弱小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