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城市化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2.了解哪些因素推动了城市化发展。3.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4.解释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5.针对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导入: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城市是由乡村演变过来的,那么城市化是个什么样的进程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城市化。【自主预习】1.人口向城镇和城市不断扩大、变为的过程,就是城市化。2.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1)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拉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_____________发展水平。4.城市化的意义:①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②城市化不仅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了、、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5.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_________以后,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曲线。这条曲线符合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活动探究一:什么是城市化1、结合图2.16,2.17,分析你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推力和拉力分别是什么?活动探究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结合图2.19,和“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案例,从以下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城市化随时间变化的三个阶段:1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问题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2、对照图2.18、2.19和图2.23,分析几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的差异。①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有什么不同?目前各国处于城市化的哪一个阶段?各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②概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成果展示>各小组展开讨论,选出小组代表并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课堂总结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并用知识框图总结。检测反馈1.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④③①D.②①③④2.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第二课时导入:城市是人类居住和经济活动集聚的中心,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地域日益扩大,2环境也随之受到了影响,那么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解决环境问题?自主学习1.合理的城市化可以__________,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但是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2.人们在城市化中引入了生态的概念,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标。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污染的_______建筑和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建立一种循环。合作探究活动探究一: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各要素造成哪些影响?过快的城市化会带来哪些环境污染问题?2、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过快的城市化会带来哪些压力?3、试提出缓解这些压力的措施。活动探究二: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3在生态城市系统中,城市绿地尤其重要,有人提出了不同的城市绿地系统模式,在上述三种模式中选择一种进行评价,并提出你的改进意见。<成果展示>各小组展开讨论,选出小组代表并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课堂总结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并用知识框图总结。检测反馈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4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第三节城市化第一课时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集聚、范围、乡村、城镇2、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3、总人口、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