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途径);说明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三)学法指导1.学会在情景中探究。这种方法要求我们根据文字性背景资料、漫画情节、表演情节或多媒体播放的情节,透过情景的现象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以便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事物。本框开篇给我们提供了一组关于“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漫画,给出了两种观点,提出了三个问题,然后要求进行探究。这种探究可以通过查资料、读教材、讨论、交流、辩论等方式进行。2.社会调查。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考察,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本框中就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如“调查本地政府是如何收集社情民意的”。3.参加听证会(或模拟听证会)。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亲临听证会。如果要举办模拟听证会,至少要有人能承担整体布局的“编导”,也可以按录像、光碟提供的听证会进行模拟准备。本框教材提供了一个“铁路火车票价格听证会”的资料,还有一个关于“学校收费问题”听证会预测信息,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并为我们简要描述了举办听证会的步骤即“确定听证主题──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扮演不同角色──各小组分别准备资料──模拟听证会程序,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听证会主持人总结”,可供我们准备时借鉴。二、知识点拨(一)关于“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本框教材提供了两组漫画。A组漫画反映了少数精英(或领导者)进行决策的现象;B组漫画反映了公众参与决策,体现公众意愿,集中公众智慧,形成科学决策的政治现象。与之相关,教材提出了两种观点,并提出了三个探究问题。(1)你赞成哪种决策观点?说说你的理由。(2)假如你是决策者,你会采取哪种决策方式?(3)你知道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吗?对于这三个问题,我们可以谈自己的看法,等到完成本框的学习和探究之后,应该有一个更准确、更合理的答案。(二)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1.参与民主决策的含义在我国,民主决策不只是国家机关代表和领导者的事情,公民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民主决策。政府的重大决策,往往会牵涉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起居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同时,随着我国民主形式的日益丰富,公民将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决策的过程对决策的形成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基层,通过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职代会制度,使得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更方便、更直接、更具体。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主要方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这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在作出决策前,决策机关通过多种方式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的过程,也是公民积极参与决策形成的过程。(2)专家咨询制度。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这是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决策机关通过举行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组织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专家学者对决策加以研究论证,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3)社会公示制度。决策机关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真正了解决策的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这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对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4)社会听证制度。对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还可以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